学得无机梦亦顽,枯禅半榻老僧闲。
空寮石鼎犹藏火,偃树危桥不碍湾。
欲晚乌巾投上座,能参花氏即深山。
相将归去春城晚,风送疏钟隔水还。
【诗句解释】
- 寻僧次韵:寻找僧人,以诗为序。
- 其一:第一首,表示这是第一部分的内容。
- 学得无机梦亦顽:学习到了“无机”的道理,但是梦境依然顽皮。
- 枯禅半榻老僧闲:枯禅,指的是禅宗中的无欲无求,半榻老僧,形容僧人的闲适。
- 空寮石鼎犹藏火:空寮(空旷的寺院),石鼎(用于烹煮的石锅),犹藏火(仍然有火),形容寺庙虽然寂静,但炊烟袅袅,生活气息依旧。
- 偃树危桥不碍湾:偃树,倒下的树木,危桥,危险的桥梁,不碍湾,不阻碍海湾。
- 欲晚乌巾投上座:欲晚,想要晚些时候,乌巾,黑色头巾,投上座,向禅师请教。
- 能参花氏即深山:能参花氏,即能与花儿对话,即深山,形容远离尘世的清静。
- 相将归去春城晚:相将,互相帮助,归去,回家,春城,指春天的京城,晚,傍晚。
- 风送疏钟隔水还:风送,风吹,疏钟,稀疏的钟声,隔水,隔着水面,指声音在风中飘散后返回的声音。
【译文】
我学习到了禅宗“无机”的道理,但是梦境却依然顽皮。
枯禅半榻,老僧闲适。
空寮石鼎犹藏火,偃树危桥不碍湾。
想要晚一些时候,向禅师请教;能与花儿对话,就到深山中去。
互相帮助,一起归去,春城傍晚时分,风送稀疏钟声,穿过水岸返回。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拜访僧人时所作。通过描绘山林、寺庙、炊烟等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领悟。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简练,富有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