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篱卉物尽禁霜,别吐菁英上柘黄。
衣白山人遥已辨,求仙金母路何长。
玉杯上寿无灵草,潭水延龄有异香。
野老祇堪闲自把,涧毛宁敢献君王。

我们逐句翻译这首诗:

东篱卉物尽禁霜,别吐菁英上柘黄。
衣白山人遥已辨,求仙金母路何长。
玉杯上寿无灵草,潭水延龄有异香。
野老祇堪闲自把,涧毛宁敢献君王。

我们逐一解释诗句的含义并附上关键注释:

  1. 万寿菊:这是一种花卉的名字,象征着长寿和祝福。在古代,人们常常用它来表达对长辈或友人的美好祝愿。
  2. 东篱:这里的“篱”指的是农家的菜园围栏,而“东篱”则暗示了诗人可能身处一个靠近田野的地方,如乡郊或者乡村。这种环境与诗中的自然意象相契合。
  3. 卉物:泛指各种植物。在古代文学中,“卉”通常用来指代花草树木等自然植物。
  4. 禁霜:这里指的是秋天的霜冻。在秋季,天气逐渐变冷,植物开始凋谢。因此,“禁霜”可以理解为植物在这个季节里不再盛开,进入了生命周期的尾声。
  5. 菁英:这里的“菁”是指花蕊,“菁英”则是指花的精华和最美丽的部分。诗人在这里描绘了万寿菊在秋日里的绽放状态。
  6. 上柘黄:这里的“柘”是一种灌木,叶子可以编织成绿色的篱笆。而“柘黄”则是指这种篱笆的颜色,通常是翠绿色。诗人通过这个细节进一步描绘了万寿菊的美丽和生机。
  7. 衣白山人:这里的“衣白”可能是指穿着白色衣物的人,而“山人”则是指隐逸山林的隐士。他们远离尘世,追求自然和简朴的生活方式。诗人通过这个比喻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8. 求仙金母:这里的“金母”可能是指道教中的女仙,也就是地祇之母。她通常被描绘为掌管长生不老、神仙境界的存在。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追求长生不老的向往和对神秘力量的敬畏。
  9. 玉杯上寿无灵草:这里的“玉杯”可能是形容某种珍贵的酒杯,而“上寿”则是指祝酒的意思。诗人在这里可能想要表达的是,即使是在如此珍贵的场合下,也找不到能够带来好运和长寿的灵草。这反映了诗人对于命运和现实的认识。
  10. 潭水延龄有异香:这里的“潭水”可能是指一种清澈见底的泉水,而“延龄”则是指延长寿命。诗人在这里可能是在描述这种泉水具有某种神奇的功能,能够带来健康和长寿。这种描述充满了神秘色彩,也体现了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
  11. 野老:这里的“野老”可能是指生活在农村或田野中的老者。他们的生活状态和心态与诗人有着相似的体验和感受。诗人通过这个形象表达了对普通人生活的关注和同情。
  12. 涧毛宁敢献君王:这里的“涧毛”可能是指生长在山涧边的毛发,而“宁敢献君王”则是指不敢献给尊贵的人物。诗人通过这个比喻表达了自己的谦逊和低调。

赏析:
整首诗通过描绘万寿菊在秋天的美丽景象,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象征元素,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生活的感慨。同时,诗中的一些关键词语和意象也体现了诗人的思想情感和人生态度。例如,“禁霜”、“菁英”、“上柘黄”等词语都富有诗意,既描绘了万寿菊的美丽,又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心境。此外,诗中还包含了一些哲理性的句子,如“衣白山人遥已辨,求仙金母路何长”,这些句子虽然看似简单,但实则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