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氏名家占上栏,胭脂凝袖倚琅玕。
蒲桃锦幄香徐卷,紫海春波夜不寒。
似共洛妃乘雾下,恰宜飞燕避风看。
檀槽试近花前拨,撩乱韶光顾曲难。
紫牡丹其一
魏氏名家占上栏,胭脂凝袖倚琅玕。
蒲桃锦幄香徐卷,紫海春波夜不寒。
似共洛妃乘雾下,恰宜飞燕避风看。
檀槽试近花前拨,撩乱韶光顾曲难。
注释:
紫牡丹其一:这是一首赞美紫牡丹的诗。
紫牡丹其一:第一首。
魏氏:指唐代诗人白居易。
名家占上栏(“栏”同“阑”):名贵花卉常栽植在庭院中,这里说紫牡丹独占了庭院中的最显眼处。
胭脂凝袖倚琅玕(láng gān):形容女子打扮艳丽,娇艳如红花,手扶花枝。
蒲桃锦幄(wò)香徐卷:蒲桃即石榴,锦幄就是用锦绣做成的花帐。
紫海春波夜不寒:紫红色的海洋般的牡丹花晚上开放,香气扑鼻,使人不觉得寒冷。
似共洛妃乘雾下:仿佛是洛神女乘坐云雾而来,来到这花丛之中。
恰宜飞燕避风看:正好像是飞燕躲避风雪,欣赏这美丽的花景。
檀槽试近花前拨:檀木制成的乐器试着靠近牡丹花旁弹奏。
撩乱韶光顾曲难:使得美好的时光都变得凌乱而难以把握。
赏析:
《紫牡丹》共有两首,这是其中的一首。全篇运用了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出了牡丹的艳丽多姿与富贵华美,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首联“紫牡丹其一”,点明了主题。紫牡丹是国色天香的代表,它独占了庭院中最显眼的位置,显得格外鲜艳夺目。“胭脂凝袖倚琅玕”形象地描绘出女子打扮得艳丽娇艳,像花朵一样婀娜多姿。“倚”字则表现了她们优雅的姿态和从容的气质。
颔联“蒲桃锦幄香徐卷,紫海春波夜不寒。”则是对牡丹花的进一步描绘。蒲桃锦幄形容牡丹花如同华丽的帷幔一般,色彩斑斓;紫海春波则形容夜色中的牡丹花犹如一片紫色的海洋,美丽动人。“夜不寒”更衬托出了牡丹花的高贵典雅,令人感到温暖舒适。
颈联“似共洛妃乘雾下,恰宜飞燕避风看。”则是通过比喻,赋予了牡丹花以人的形象。洛妃即洛水女神,她乘着云雾而来,来到了牡丹花丛中,仿佛是在寻找什么;而飞燕则指的是燕子,它在牡丹花旁边翩翩起舞,避开了风雨的侵袭。这一联既富有诗意又富有画面感,让人仿佛置身于牡丹花海之中,感受到那份独特的魅力和韵味。
尾联“檀槽试近花前拨,撩乱韶光顾曲难。”则是对音乐与牡丹花的进一步描绘。檀槽即琵琶等弦乐器,它被轻轻地拨动着,发出悦耳的声音。“撩乱韶光顾曲难”则是说这美妙的音乐使得美好的时光都变得凌乱而难以把握了。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牡丹花的美丽与高贵,又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诗歌还巧妙地融入了诗词典故和传说故事,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性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