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元自好,何必问重阳。
候客常携榼,侵晨屡湿裳。
风霜存傲质,人物媚秋光。
与尔同三径,相扶晚节长。
【注释】和贲湖徐次庵适围秋兴诗四首 其二:重阳节。黄菊(黄花)。傲骨:指菊花的清高不屈。三径:古代传说中,伯牙绝弦后,子期死后,伯牙在坟上植了三株柏树,以志不忘子期。后来人们把三株柏树叫做“三径”。
【赏析】这首诗写重阳佳节,诗人对黄花的喜爱,并由此生发出感慨,抒发了自己与好友同赏菊共度佳节的喜悦之情。
前两句说“黄花元自好”,不必问它是否为重阳花,即表示自己喜爱菊花,而不必去计较它是在什么时候开花的,是什么时候凋谢的(重阳花),这是第一层意思。
中间四句写诗人观赏菊花的情景:
第三句“候客常携榼”,说明诗人喜欢邀请朋友来赏菊。因为菊花有傲霜凌寒、迎风斗雪的特性,所以诗人也乐于以菊待客,以菊会友,这叫“借花传情”(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引《晋书·陆机传》:“至九月九日,士女登高,宴于西郊,望不极远,谓之登高。”),第四句“侵晨屡湿裳”,说诗人早晨起来,常常带着酒壶到菊花丛中去赏菊品菊。“侵晨”即拂晓。这里用典,出自曹操《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在陈曰贤,在家曰孝。
作庙致祭,追尊太王。
明扬仄陋,唯才是举。
汝曹身修,亦父亦教。
弱冠戎马,既习于武。
会须微贱,免贵求荣。
但见古人,不见先机。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候客”句中的“候”字,就是曹操《短歌行》中的典故:“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袭人带酒浇菊影”,暗喻自己“带酒浇愁”。
“侵晨”句“湿裳”句,用典出自陶渊明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三径”,出自伯牙绝弦后的典故。
五、六两句说菊花傲视严寒霜冻,不畏秋风摧残,它那美好的人品和风韵,就像秋光一般迷人。诗人赞美菊花的高尚品格,同时表达了与友人同赏菊花,共享欢乐的心情。
最后两句写诗人与友人同饮菊花酒,共话桑麻事,晚景自得其乐的愉快心情。
诗人在诗的前半部分写自己的喜好和心情,后半部分写与友人同赏菊饮酒的愉快情景,前后呼应,构成完整的意境。全诗写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