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临入古寺,泉石有馀清。
流水春申涧,寒云太伯城。
野花萦磴细,众壑俯阶平。
得句还题壁,何须注姓名。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解答本题时,首先要注意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意,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诗句作答。“游惠山寺次岭南曾使君韵”:游览惠山寺,即景成句,次韵给岭南曾使君。这是一首山水小令,作者以简括的文字,描写了惠山寺的自然景色和幽静环境。前两句写寺中景物:“登临入古寺,泉石有馀清。”作者登上寺中的亭台楼阁,进入这座古寺,只见泉声潺潺,石色苍翠,显得格外清澈明净。这里既点出了寺中泉水淙淙、清泉石上流的景象,又写出了作者置身其中所产生的愉悦心情。后两句写寺外景物:“流水春申涧,寒云太伯城。”这两句是写寺外的景物。“春申涧”是无锡境内的一个有名的水道。据《吴郡图经续记》记载,春申涧发源于无锡西南的天平山,东流入太湖。在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感遇十二首》中就有“春申桃李日,秋浦桂枝香”之句,说明这条水道在唐代就已经闻名。作者把眼前的春申涧比作了当年西施浣纱的溪水,说它像那美丽的“春申”,真是美不可言。而“寒云太伯城”一句,也是运用比喻的手法。太伯城位于今江苏常州南郊,这里用“寒云”来描绘太伯城的山形,形象逼真,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后两句是说:野花萦绕着石磴,山谷低洼处平坦如砥。作者在游览惠山寺的过程中,看到山中有花,花间有石,石上又有水流,于是便产生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

【答案】

译文

登上寺内高高的亭台楼阁,步入这座古老的寺院,只见泉水潺潺,石头颜色苍翠,显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气氛。

沿着山间小路缓步而行,来到一座古色古香的庙宇旁的石阶前,抬头仰望,只见一片白云缭绕于太伯城上空;低头俯瞰,只见一条小溪从山间蜿蜒流出。

野花开在石磴之上,山谷低洼之处平坦如砥,令人心旷神怡。

赏析

《游惠山寺次岭南曾使君韵》,作者为唐宪宗元和年间著名诗人白居易。此诗为酬唱之作(应岭南曾使君之命)。全诗紧扣“游”字,描绘了惠山寺的清幽景色和作者在此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以及闲适的心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