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亭俯幽涧,独坐杳然深。
只此已忘境,何当更洗心。
山光融积水,人籁静高音。
欲枕清溪卧,寥寥闻梵音。

【解析】

本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前两句写诗人在茅亭中俯视幽涧,独坐冥思,忘情于山水之中。后两句写诗人在茅亭中冥思,已忘却了尘世的一切,更不想去洗心涤虑。“何当”即何曾,意思是何时能够。“人籁”指自然声音。末两句描绘出一幅宁静清幽的图画:水光与天色交融,水声和人的叫声交织在一起,使人感到静谧而和谐。想枕着溪流躺下,隐隐约约地听到梵音,令人心旷神怡。

【答案】

译文:茅草小亭俯临幽深的山涧,独坐冥思,忘却了尘世的一切。

赏析:

首联写景,以写景为主,写出了诗人的心境,表达了他超俗脱俗、遗世独立的意趣。

颔联承上启下,点明题旨。“只此”二句,诗人由眼前的茅亭,联想到自己的内心,说自己已经忘记了世俗的纷扰和烦恼,但还不能满足;自己已经超然物外,但还不能满足。诗人的心胸多么宽广呀!

颈联写景,进一步渲染环境的清幽和诗人的闲适之情,同时暗示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山光融积水”,山色融入水中,水面映照着山色,景色多么美好啊。

尾联写景抒情,最后归结到诗人的内心世界。“欲枕清溪卧”,诗人想躺在溪边睡觉,因为溪水澄澈透明,所以能听见梵音般的诵经声,这让人感到十分惬意。“寥寥闻梵音”,诗人想在这美妙的自然环境中入梦。

全诗以写景为主,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