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阁朝延旭,松关净扫尘。
日迟林漠漠,鱼定水鳞鳞。
节候多新景,河山少故人。
南枝梅正发,犹是旧时春。

草阁朝延旭,松关净扫尘。

日迟林漠漠,鱼定水鳞鳞。

节候多新景,河山少故人。

南枝梅正发,犹是旧时春。

诗句翻译与注释:

  • “草阁朝延旭”:清晨的草屋在朝阳中显得格外明亮。
  • “松关净扫尘”:松树关门,清除了所有尘埃。
  • “日迟林漠漠”:夕阳西下,林海变得朦胧。
  • “鱼定水鳞鳞”:鱼儿在水面上悠然游动,泛起层层涟漪。
  • “节候多新景”:随着季节的变迁,景色也变得更加新鲜。
  • “河山少故人”:故土山河虽美,却少了久别的亲友。
  • “南枝梅正发”:南边的梅花盛开,带来了春天的气息。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静谧而美丽的园亭,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生动的自然画面,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诗中的“草阁”、“松关”等意象,不仅营造了一种宁静的氛围,还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整首诗语言平实却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慰藉。

写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朝,具体作者不详。彭孙贻作为一位文人,可能曾在江南地区生活和游览,因此诗中多处提及江南的自然景观和植物,如“南枝梅正发,犹是旧时春”。这种描绘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深厚感情以及对于自然美景的无限眷恋。同时,诗中多次出现的“节候”一词,也暗示了时间在此处的重要性,诗人似乎在通过观察四季的变化来抒发自己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张高要园亭二首·其二》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思的作品,它通过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成功地传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颂,也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深刻反思,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独到理解和情感的真挚表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