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君复不遇,扶屐又空还。
高柳过垣绿,虚堂片石闲。
雨残瓶外卉,云润研头山。
题壁无人和,松风自掩关。
【注释】
- 再访:两次访问。鉴长:指王鉴,字长卿,唐代著名书画家。
- 不遇:没有遇上。
- 扶屐:提着鞋。屐,古代的一种木底鞋。
- 高柳过垣绿:高高的大柳树穿过围墙,叶子是绿色的。
- 虚堂片石闲:空荡荡的厅堂里,只有一块石头显得格外宁静。
- 瓶外卉:花瓶外的花草。
- 云润研头山:天空中云彩滋润着山上的山峰。
- 题壁无人和:在墙上题诗,但没有人来回答。
- 松风自掩关:松树林里的风声似乎在掩上门。
【赏析】
“寻君复不遇”起笔便突兀而来,直抒胸臆。诗人本想寻到王鉴,却不料又没有找到他,这两句一前一后地写来,既表现出诗人失望的心情,又渲染了气氛。
“扶屐又空还”一句,承“不遇”,进一步抒发感慨。“又空还”三字,表明诗人已经多次来访,但每次都是空手而归,这不能不让作者感到失望、惆怅。
“高柳过垣绿,虚堂片石闲。”这是全诗中最优美的两句,也是最传神的两句。首句写景,写高大的柳树穿过围墙,把墙内的景色遮挡住了,使人看不到里面的情况。次句写静,写一片安静的庭院,只见几块石头静静地躺在地上。这两句景物描写虽然平淡无奇,但却十分逼真,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可以听到鸟儿的啼鸣,看到蜜蜂在花丛中飞舞,闻到花草的香味。
“雨残瓶外卉”四句,写雨后的景色。雨后,瓶子外面盛开着各种鲜花,山上云雾弥漫,给青山披上了一件白纱。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山上的云雾比作白色的衣裳,形象生动。
“题壁无人和”两句,写诗人在壁上题诗,但没有人前来回答。诗人在壁上题诗时,心情是多么激动啊!他希望人们能够理解他的心迹,欣赏他的诗作。然而,当他写完诗后,却发现并没有人前来回答,这使得诗人感到失望,甚至有些愤怒。
“松风自掩关”两句,写诗人站在门前,听到松树林中的风声似乎在掩上门,于是诗人不禁想起了王鉴。王鉴曾经告诉过诗人,他喜欢听风吹过松林的声音,说那声音像是在向他招手。诗人想到这里,不禁感慨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