煨芋何风味,山家带土蒸。
香来烧柘火,剥向捕鱼灯。
韵事供吟客,清斋似懒僧。
蹲鸱如再熟,斗笠过沟塍。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涉,他是唐代的诗人。他的一生坎坷不平,曾两度出仕,又两次失意而归。他性格孤傲不羁,不屑趋炎附势,晚年诗作多写闲适生活和旷达心境。
这首诗是李涉在山中煨芋时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充满诗意的生活画面,充满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以下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 诗句:煨芋何风味,山家带土蒸。
- 译文:煨芋是什么风味?山里人家用的是带着土味的蒸法。
- 注释:煨,是一种烹饪方法,即将食物放在小火上慢慢煨熟。
- 赏析:这句话描述了山里人家用一种传统的烹饪方法来制作芋头,这种烹饪方法可能带有一些特殊的风味,使得芋头的味道更加独特。同时,这也反映了山里人家的生活方式,他们习惯于用土法来制作食物,保留了食物的原汁原味。
- 诗句:香来烧柘火,剥向捕鱼灯。
- 译文:香气随着柘树燃烧的火焰四溢,剥去外皮就像是捕鱼时点亮的灯火。
- 注释:柘树,又称柘木,是一种生长在南方地区的树种。
- 赏析:这句话进一步描绘了山里人家的生活场景,他们使用柘木来制作燃料,用来煮食或烘烤食物。同时,这句也形象地描绘了夜晚捕鱼的场景,渔人们在黑暗中点燃捕鱼灯,照亮了他们的工作。
- 诗句:韵事供吟客,清斋似懒僧。
- 译文:闲暇时吟诵诗歌的事,为那些喜欢安静的僧人提供消遣。
- 注释:吟客,指喜爱吟咏诗歌的人。这里指的是诗人自己或者与他志同道合的文人雅士。
-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中闲暇时光的珍视以及对于文人雅士的尊重。他认为生活中的这些小事,如吟诵诗歌等,都是值得珍惜和享受的,而这些活动也为那些喜欢静谧生活的人提供了乐趣和慰藉。
- 诗句:蹲鸱如再熟,斗笠过沟塍。
- 译文:如果蹲鸱再次成熟,斗笠就可以翻过田埂。
- 注释:蹲鸱,即萝卜。
- 赏析:这句话以轻松幽默的语气结束了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美好期待。他认为只要耐心等待,蹲鸱(萝卜)就会再次成熟,届时人们可以用斗笠翻过田埂去摘取它们。这既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也展现了他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