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菽风林下,相牵绿满溪。
荚应连五羖,种欲散千蹄。
泣釜分头烂,悬藤入望迷。
清斋堪饮啖,药裹漫签题。

这首诗的作者不详,诗的内容是描述农民采菽时的情景。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1. 羊眼豆

  • 羊眼豆:一种植物或作物的名称。在这里,它可能是一个比喻,用来形容那些像羊眼睛一样闪闪发光的农作物,或者是某种具有特殊光泽或者颜色特征的植物。

2. 采菽风林下

  • 这里指的是在风吹过的树林下采摘豆类。”风林下”描绘了一个宁静而自然的场景,强调了劳动的平和与环境的宜人。

3. 相牵绿满溪

  • “相牵”可能意味着人们相互合作,共同劳作。”绿满溪”则形容了收获后的景象,绿色的豆子填满了小溪,形成了一幅充满生机的画面。

4. 荚应连五羖

  • “五羖”是指古代的一种货币单位,这里用来象征财富。”荚应连五羖”意指庄稼丰收,豆荚累累,好像连串的五铢钱那样珍贵。

5. 种欲散千蹄

  • “蹄”在这里可能指动物的蹄印。”种欲散千蹄”形象地描述了庄稼生长得非常旺盛,以至于可以覆盖大量的地面,就像是有成千上万的动物蹄印一样。

6. 泣釜分头烂

  • “泣釜”形容劳动过程中的痛苦和辛劳,就像哭泣一样。”釜分头烂”则描绘了劳动工具(釜)因长时间劳动而变得破损,甚至到了无法修复的地步。

7. 悬藤入望迷

  • “悬藤”可能是指悬挂的藤条,用来遮阳或者制作其他物品。”入望迷”则形容视线被藤条遮挡,无法直视远方,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8. 清斋堪饮啖

  • “清斋”可能指的是一个清洁简朴的住所或者环境。”堪饮啖”则表明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可以得到满足,甚至可以吃喝。

9. 药裹漫签题

  • “药裹”指的是包裹着药物的布料。”漫签题”则是说药物的标签随意贴在了包裹上,可能是因为忙碌或者疏忽。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农民们在风林下辛勤劳作的场景。通过对豆子、豆荚、五铢钱等元素的描绘,传达了对农民辛勤付出的赞美以及对丰收的喜悦。同时,诗中也反映了劳动过程中的艰辛和劳累,以及自然环境的和谐美好。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