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光仙吏好,坐啖满林青。
虚腕霜刀下,馀津露颗零。
澄鲜生玉腑,缥缈望金茎。
爽口应多失,君宜耐醉醒。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东光梨》一诗。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析和赏析:

诗句释义

  1. 东光仙吏好,坐啖满林青。
  • “东光仙吏”指梨树的品种,可能是形容其形态优美、色泽鲜艳。
  • “坐啖”意为坐着吃,这里可能形容人们欣赏梨树时的姿态。
  • “满林青”指的是整个森林都被染上了青色。
  1. 虚腕霜刀下,馀津露颗零。
  • “虚腕霜刀”形容梨树枝条修长、挺拔,好像在挥舞着霜刀一样。
  • “馀津露颗零”描述的是梨果成熟后的情景,果实挂满枝头,露水滴滴落在果实上。
  1. 澄鲜生玉腑,缥缈望金茎。
  • “澄鲜”形容梨果清亮鲜嫩。
  • “玉腑”比喻梨果质地细腻,如同玉石一般。
  • “缥缈望金茎”则形容远处的梨树与金色的茎部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1. 爽口应多失,君宜耐醉醒。
  • “爽口”、“多”和“失”都是形容词,形容梨果口感鲜美,令人回味无穷。
  • “君宜”是对读者的劝诫或建议,意思是你应该尽情享受这美味。
  • “耐醉醒”则是提醒读者,虽然梨果美味,但也要适量品尝,以免过度饮酒伤身。

译文:

东光仙吏好,坐啖满林青。
虚腕霜刀下,馀津露颗零。
澄鲜生玉腑,缥缈望金茎。
爽口应多失,君宜耐醉醒。

赏析: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东光梨的特点,通过对其形态、色泽、口感等方面的细致描写,展现了其美丽而诱人的特质。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如“虚腕霜刀”形象地描绘了梨树枝条修长的形态,给人一种优雅的感觉;“馀津露颗零”则描绘了成熟的梨果挂满枝头的景象,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丰收气息。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东光梨的美丽,又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