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封南海至,紫禁上元传。
房重垂厓蜜,秋残摘瘴烟。
霜刀飞片月,金液响鸣泉。
闻有庵罗果,清甘若个先。
诗句释义
- 蜜罗柑:一种水果,通常为黄色。在此处可能是特指某种特定的蜜罗柑品种。
- 黄封:这里可能指的是蜜罗柑的加工或制作过程,即经过特殊处理使其颜色变黄。
- 南海至:表示蜜罗柑是从南方的南海地区引进的。
- 紫禁上元传: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帝居住的地方,上元节通常指的是农历正月十五日的元宵节,这里可能是指蜜罗柑在这个时间被传入皇宫。
- 房重垂厓蜜:描述蜜罗柑的种植情况,房重指的是种植的密集程度,垂厓蜜可能是指种植的方式或位置使得蜜罗柑可以挂果,形成蜂蜜。
- 秋残摘瘴烟:描述采摘的时间和环境,秋季时气候干燥,适合采摘,且可能位于有瘴气的地区进行采摘。
- 霜刀飞片月:使用霜作为工具,将果实切开,月光下操作,形容切割动作迅速且精准。
- 金液响鸣泉:形容蜜汁的质地,金色如同液体般的光泽,声音清脆如泉水流淌。
- 闻有庵罗果,清甘若个先:提到庵罗果是一种珍贵的水果,其味道清新甘甜,仿佛比其他任何水果都要先一步到达人们的口中。
译文
黄封南海来,紫禁上元传。
房重垂厓蜜,秋残摘瘴烟。
霜刀飞片月,金液响鸣泉。
闻有庵罗果,清甘若个先。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从南方到北方,由宫廷到民间,从种植到收获,再到品尝的全过程。诗人通过对每个环节的精细观察和描写,展现了蜜罗柑从种植到成熟,再到最终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味的过程。其中,“霜刀飞片月”和“金液响鸣泉”两句尤为生动形象,前者通过霜刀这一工具的描述,展现了采摘时的迅速与精准,后者则通过金液这一比喻,形容蜜汁的甘甜。整体来说,这首诗不仅是对蜜罗柑这一水果的赞美,更是对农业劳动的一种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