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子小如笠,湖山豁此幽。
潮声高枕夜,月色曲池秋。
柳长莺频过,花翻蝶欲留。
乾坤吾易老,何日问归舟。
诗句:
- 亭子小如笠:描述琢玉亭的规模小巧,就像一顶小小的斗笠一样。
- 湖山豁此幽:描绘琢玉亭周围的湖水和群山景色,给人一种深远而幽静的感觉。
- 潮声高枕夜:在夜晚听到潮水的声音如同在枕头旁,形容夜晚的宁静和自然之美。
- 月色曲池秋:月光下曲池的景色,给人以秋天的清冷和宁静之感。
- 柳长莺频过:长长柳树和频繁飞过的莺鸟,增添了一份生机与活力。
- 花翻蝶欲留:花丛中蝴蝶翩翩起舞,似乎想要停留。
- 乾坤吾易老:感叹天地万物终将老去,表达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何日问归舟:何时才能回到家乡的渔船上,表达了思乡之情。
译文:
- 亭子虽小,宛如斗笠般,隐匿于湖光山色之间。
- 夜深人静时,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悠扬之声,仿佛在耳边低语。
- 月色之下,曲池之边,秋风送爽,带来一丝凉意。
- 长长的柳条随风摇曳,鸟儿们频繁地飞过时留下美丽的倩影。
- 花朵盛开,蝴蝶飞舞,似乎在寻找一个可以停留的地方。
- 在这广阔的世界中,我感叹时间易逝,岁月如梭,终将老去的我们,何时能寻得归宿?
- 多少次,在梦中,我都询问着那艘载着我回家的渔船,何时能够归来?
注释:
- 本诗是明代诗人傅如舟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 琢玉亭因其规模小巧而得名,它隐藏在湖光山色的包围之中。
- “潮声高枕夜”中的“潮声”,指的是夜晚海潮拍打岸边的声音,给人一种宁静和深邃的感觉。
- “月色曲池秋”中的“曲池”,通常指池塘或湖泊,秋季的夜晚,月光下的池塘显得格外宁静而美丽。
- “柳长莺频过”描述了柳树的长长枝条和频繁飞行的黄莺,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
- “花翻蝶欲留”描绘了花儿开放时蝶儿翩翩起舞的情景,似乎它们都不愿离去。
- “乾坤吾易老”直接抒发了诗人对生命无常、时光易逝的感慨。
- “何日问归舟”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他常常在梦中询问自己何时能够回到温暖的家中。
赏析:
《琢玉亭书感》是一首表现作者对自然美景和人生哲理感悟的诗作。通过精致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诗人展现了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生命短暂性的深刻领悟。琢玉亭作为背景,为全诗营造了一种静谧、优美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宁静的夜晚,聆听着自然的低语,感受着时间的流转。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思考生命和自然关系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