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叶当年此泛舟,名随子敬著千秋。
佳人不遇才人赏,空锁深闺到白头。

【注释】

桃叶:春秋时期吴国女子,名桃叶。

子敬:东晋画家、书法家顾恺之的字。

佳人不遇:指美女不能得到良人的赏识。

才人:有才能的人。

空锁深闺:指美女被关在家里,无人欣赏。

白头:头发变白。

【赏析】

《陶叶渡怀古》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以桃花源为背景,借陶渊明和谢道韫两个历史人物,抒发了对世态人情的感慨。

首句“桃叶当年此泛舟”,写桃叶在年轻时曾经在这里泛舟赏景。这里,诗人巧妙地利用了陶渊明的典故,将桃叶与陶渊明进行了巧妙的对比。陶渊明曾在他的诗歌中赞美过桃花源的美丽景色,而桃叶也在这个地方留下了她的足迹。这里的“当年”二字,既点明了桃叶的年龄,又暗示了她曾经有过的美好时光。

次句“名随子敬著千秋”,则转而描绘了陶渊明的名声。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谢道韫的典故,将陶渊明与谢道韫进行了巧妙的对比。谢道韫曾因机智地反驳司马昭而闻名于世,而陶渊明则以其淡泊名利、归隐田园的精神品质赢得了人们的尊敬。这里的“子敬”二字,既指代了陶渊明,又表达了诗人对其精神品质的赞赏之情。

第三句“佳人不遇才人赏”,则进一步揭示了世态人情的无常。这句诗通过对比桃花源中的美景与外界的纷扰,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对于美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桃花源中的美景虽然美丽迷人,但人们却无法真正欣赏到它的美,只能远远地观望。同样,佳人才华横溢,却往往得不到赏识与重用,只能默默无闻地度过一生。

末句“空锁深闺到白头”,则是对佳人才华无处施展的无奈叹息。这里的“空锁”二字,既表现了佳人才华的被埋没,也暗示了她们内心的孤独与无助。而“到白头”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无奈与辛酸。这里的“白头”二字,既指代了佳人才女的年华老去,也暗示了她们的人生遭遇的不幸与悲哀。

整首诗以桃花源为背景,通过对陶渊明、谢道韫等历史人物的巧妙对比与描写,展现了世态人情的无常与无奈。同时,诗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也让读者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思考与领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