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里逢春至,南方得气先。
罗浮梅万树,香入使君筵。
教出新声曲,歌来子夜前。
主人才顾处,已换指间弦。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张九龄。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
腊里逢春至,南方得气先。
- 腊里:这里指的是农历十二月。腊月通常是指农历十二月,是中国传统的冬季月份之一。
- 逢春至:春天到来。
- 南方得气先:南方在一年中首先感受到春天的到来。”得气”在这里指的是自然界的变化或者季节的更替。
第二句
罗浮梅万树,香入使君筵。
- 罗浮山:位于中国广东省,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 梅万树:形容梅花开得很盛。
- 使君:古代对地方长官的尊称。
- 香入使君筵:梅花的香气弥漫在主人的宴会之中。
第三句
教出新声曲,歌来子夜前。
- 教出:指传授音乐或艺术技能。
- 新声曲:新颖的音乐作品。
- 子夜前:子夜是指晚上十二点到一点之间的一段时间,古代将这个时间称作“子时”。
第四句
主人才顾处,已换指间弦。
- 主公:这里指的是宴请的主人家。
- 顾处:指宴会中的聚会之地。
- 已换指间弦:意味着在弹奏乐器(如古琴)时手指已经移动到了下一曲的开始位置,即已经换弦。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在一个寒冷的冬天腊月十六日,诗人张九龄在南方地区迎来了春天的到来,并且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诗人以梅花盛开、香气四溢的景象作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生动而美丽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的期待和喜悦。此外,通过描述宴会上的情景,以及弹奏乐器的细节,诗人展现了自己的才艺和对音乐的热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艺术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