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山势倚岧峣,半壁斜阳散采樵。
野烧轻阴遥度水,海门喧市乍归潮。
芦花古戍生残角,木叶西风过断桥。
回首不堪仙路远,马头尘梦又今宵。

诗句注释与赏析:

  1. 长亭山势倚岧峣
  • 长亭:古时设在路旁以供行人休息的亭子,此处指一座位于高处的山。
  • 山势倚岧峣:形容山势高耸,巍峨挺拔。
  1. 半壁斜阳散采樵
  • 在山的半腰处,斜阳洒下,仿佛是阳光在为采集柴火的樵夫们指引方向。
  1. 野烧轻阴遥度水
  • 野火烧过的痕迹随风轻轻飘散,形成一片阴影。远处的水面被这轻阴笼罩,显得更加幽静。
  1. 海门喧市乍归潮
  • 海门附近的市场因突然的潮汐而变得喧闹起来,人们争相抢购新鲜的海鲜。
  • 乍归潮:潮水的突然上涨。
  1. 芦花古戍生残角
  • 古老的营垒中,残留着几缕芦花飘荡。
  • 古戍:古代的堡垒或哨所。
  • 残角:风中的芦苇随风摇摆,好似战鼓的余音。
  1. 木叶西风过断桥
  • 秋风中,落叶纷纷飘落,穿过断桥的残骸。
  • 断桥:桥梁断裂的景象,常用于比喻事物的衰败或者历史的残迹。
  1. 回首不堪仙路远
  • 回首过往的路程,发现通往仙界的路途遥远且充满艰辛。
  • 仙路:比喻修行成仙的道路。
  1. 马头尘梦又今宵
  • 夜幕降临,马儿踏出的尘土在梦中又重现。
  • 尘梦:梦境中的回忆,如同尘土般飘渺不定。
  • 今宵:今夜,强调时间的紧迫性和梦境的虚幻性。

整体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画面。诗人通过对长亭、山势、夕阳、野火等自然元素的细腻描写,构建了一个静谧而又生动的自然景象。同时,通过描述海门的市场喧嚣、断桥的残影以及晚风中飘散的木叶,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生活无奈的态度。最后一句“马头尘梦又今宵”,更是将这种感慨带入了夜晚的梦境之中,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哲理色彩和深沉的情感表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