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枝本同树,一高复一低。
非有远相隔,何亦长相思。
同树固为乐,分枝亦未离。
如何同宿处,竟似各飞时。
月暗愁相隔,月明愁相照。
相照又何愁,有语难为告。
天明将复飞,复飞向何处。
虽非此中久,曾记此中住。
但思居者乐,那惜行者哀。
嫌侬未解意,夜夜望欢来。
《乌夜啼》是一首描绘相思之情的诗。下面逐句对这首诗进行释义和赏析:
乌夜啼:这是诗歌的题目,意味着这首诗是以夜晚乌鸦叫声为背景展开的。
分枝本同树,一高复一低。:这两句描述了鸟儿虽然生长在同一棵树上,但因为树枝的生长,它们的位置不同,形成了高低不一的对比。
非有远相隔,何亦长相思。:这两句表达了一种假设,即使鸟儿之间没有实际的距离,为什么它们也会感到长时间的相思之情呢?
同树固为乐,分枝亦未离。:接下来诗人指出,尽管树木上的鸟可能看起来是在一起的,但实际上它们并没有真正的分离,它们仍然是紧密相连的。
如何同宿处,竟似各飞时。:这两句表达了鸟儿们虽然在同一地方栖息,但在夜晚却各自飞翔的情景,让人感到困惑和不解。
月暗愁相隔,月明愁相照。:月亮的出现或消失都会引起鸟儿们的相思之情,因为它们无法在月光下相聚。
相照又何愁,有语难为告。:即使鸟儿们在月光下相互照应,也无法用言语表达彼此的相思之情,这种情感是如此深重以至于难以用语言来传达。
天明将复飞,复飞向何处。:随着天明的到来,鸟儿们又要开始飞翔,它们不知道下一次相见会在哪里。
虽非此中久,曾记此中住。:尽管鸟儿们不能长久地停留在一个地方,但它们曾经在这里生活过,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但思居者乐,那惜行者哀。:诗人反思居者(即鸟儿)的快乐生活,而行人(即迁徙的鸟儿们)则感到悲伤和不舍。
嫌侬未解意,夜夜望欢来。:最后一句表达了鸟儿们对理解彼此心意的期望,希望对方能够理解自己的相思之情,并且能够带来快乐。
《乌夜啼》通过描绘鸟儿们在夜晚的不同状态和行为,展现了它们之间深厚的感情和相思之苦。整首诗以鸟的比喻,深刻地表达了人类对于爱情和思念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