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夕众喧寂,群鸟皆冥栖。
如何屋上乌,夜半哑哑啼。
屋中有思妇,不寐候晨鸡。
惊闻夜啼声,色喜情不怡。
明当有恩赦,揽衣出中闺。
曾闻孝慈乌,不类鹜与鹥。
复屋验兴周,登城知遁齐。
物兆有先见,由来事堪乩。
为语夜啼乌,止止无东西。
《乌夜啼》
日夕众喧寂,群鸟皆冥栖。如何屋上乌,夜半哑哑啼。
屋中有思妇,不寐候晨鸡。惊闻夜啼声,色喜情不怡。
明当有恩赦,揽衣出中闺。曾闻孝慈乌,不类鹜与鹥。
复屋验兴周,登城知遁齐。物兆有先见,由来事堪矶。
为语夜啼乌,止止无东西。
注释:
- 日夕众喧寂,群鸟皆冥栖:太阳落山后,众人都安静下来,鸟儿也都躲起来休息了。
- 如何屋上乌,夜半哑哑啼:怎么在屋檐上栖息的乌鸦,半夜里还在叫个不停。
- 屋中有思妇,不寐候晨鸡:住在屋中的妇人因为思念远方的丈夫而无法入睡,一直等到天快亮才睡下。
- 惊闻夜啼声,色喜情不怡:忽然听到夜半的乌鸦叫声,心中虽然喜悦但情绪却并不安宁。
- 明当有恩赦,揽衣出中闺:天亮时将会有恩赦,所以她赶紧起床走出屋子。
- 曾闻孝慈乌,不类鹜与鹥:曾经听过乌鸦是孝顺慈爱的鸟类,不像鸭子和鸥鹭那样凶猛。
- 复屋验兴周,登城知遁齐:再观察屋梁的结构,可以知道古代圣人是如何兴起;登上城墙,可以知道古代圣人是如何逃离险境的。
- 物兆有先见,由来事堪矶:万物都能预兆未来的事,这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问题(如占卜)。
- 为语夜啼乌,止止无东西:我告诉那只夜鸣的乌鸦,不要叫个没完没了了,它应该停止叫唤,不再东张西望。
赏析:
《乌夜啼》是唐代诗人李益创作的一篇七绝诗。全诗共八句,前六句写屋上的乌夜啼不停。后两句写思妇对乌的劝告。这首诗通过描写一个思妇对乌的劝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及人民的生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