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鴳适蒿林,应笑丹凤穴。
井蛙擅一壑,宁识东海鳖。
未启元关钥,是非妄分别。
漆园垂奥旨,万代迎超迭。
清宵天籁寂,玉宇迥尘彻。
蓬境遇真仙,长跪问宝诀。
焚香开素编,疑义相与决。
真原了能悟,澹然离言说。
至人握化机,形去神不灭。
独立万象表,宇宙自提挈。
蝉蜕污泥中,尘垢不能涅。
微言动四座,拱手叹奇绝。
至理可治心,圣途无异辙。
若非不二见,安使樊篱撤。
钧天奏洞庭,神气愬寂穴。
譬若饮群河,量足心自悦。
虚往实而归,高旷趣转洁。
静对欲忘言,门深径尺雪。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的《答陆畅》。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诗句释义:

  1. 斥鴳适蒿林,应笑丹凤穴。
  • “斥鴳”是一种小鸟,这里指代自己的隐居生活。”适蒿林”指的是在荒野之中寻找栖身之所。”丹凤穴”是指凤凰的巢穴,象征着高贵的地位与尊严。
  1. 井蛙擅一壑,宁识东海鳖。
  • “井蛙”比喻那些见识短浅的人,只能看到井底的天。”擅一壑”表示自得其乐,满足于自己小小的领地。”东海鳖”则是说大海中的大龟,象征着广阔的世界和深远的内涵。
  1. 未启元关钥,是非妄分别。
  • “元关钥”比喻事物的根本道理或核心。”未启”意味着尚未揭开或理解。”是非妄分别”则表达了对是非、好坏的判断都是主观的,不应轻易下结论。
  1. 漆园垂奥旨,万代迎超迭。
  • “漆园”是古代楚国的一个地名,这里是借用来指代学问深厚的场所。”垂奥旨”意指深藏不露的深刻道理。”万代迎超迭”表示这些道理将得到世代传承和发扬光大。
  1. 清宵天籁寂,玉宇迥尘彻。
  • “清宵天籁”形容夜晚寂静无声的景象。”玉宇迥尘彻”则描绘了夜晚中月光照耀下的洁净世界。
  1. 蓬境遇真仙,长跪问宝诀。
  • “蓬境遇真仙”指的是身处困境却能像仙人一样超脱。”长跪问宝诀”则是虔诚地向神仙请教修炼成仙的方法。
  1. 焚香开素编,疑义相与决。
  • “焚香开素编”形容虔诚地阅读经书。”疑义相与决”则表示通过探讨疑问来获得解答和理解。
  1. 真原了能悟,澹然离言说。
  • “真原”指的是真实的本源或真理。”了能悟”表示对真理有深刻的理解。”澹然离言说”则意味着超越言语的束缚,直接体验真理。
  1. 至人握化机,形去神不灭。
  • “至人”是指达到最高境界的人。”握化机”表示掌握了变化的关键或原理。”形去神不灭”则强调虽然身体消失,但精神仍然存在。
  1. 独立万象表,宇宙自提挈。
  • “独立万象表”形容一个人超然物外,不受外界影响。”宇宙自提挈”则是说整个宇宙都在这个人的掌控之下。
  1. 蝉蜕污泥中,尘垢不能涅。
  • “蝉蜕”指的是蝉的蜕变过程,象征着摆脱旧我,追求新的精神境界。”尘垢不能涅”则是指即使受到世俗的污染,也不能改变内在的纯净。
  1. 微言动四座,拱手叹奇绝。
  • “微言”指的是精深的道理或智慧。”动四座”表示这些智慧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认可。”拱手叹奇绝”则是形容人们对这种智慧的赞赏之情。
  1. 至理可治心,圣途无异辙。
  • “至理”指的是最深刻、最正确的道理。”治心”则是指通过理解和实践这些道理来治理自己的内心。”圣途无异辙”表示无论走什么样的道路,只要遵循正确的道理,都可以达到圣人的境界。
  1. 若非不二见,安使樊篱撤。
  • “不二见”指的是唯一正确的见解或观点。”樊篱撤”则是指打破传统的界限,勇于创新。这句话强调只有有了正确的见解,才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1. 钧天奏洞庭,神气愬寂穴。
  • “钧天”指的是天空,引申为高远的境界。”奏洞庭”则是形容演奏洞庭湖的水声,象征着宁静与平和。”神气愬寂穴”则是指内心的神气与宇宙的寂静相互融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意境。
  1. 譬若饮群河,量足心自悦。
  • “饮群河”指的是像喝水一样享受大自然的恩赐。”量足心自悦”则是指内心的满足来自于对自然的欣赏和尊重。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1. 虚往实而归,高旷趣转洁。
  • “虚往实而归”是指在追求的过程中要保持谦逊和低调。”高旷趣转洁”则是指通过这样的追求,可以使心灵变得更加高尚和纯洁。这句话强调了谦逊和低调对于个人修养的重要性。
  1. 静对欲忘言,门深径尺雪。
  • “静对欲忘言”指的是静静地面对世界,试图不去评判和评价它。”门深径尺雪”则是指这扇门非常深,门口有一层尺厚的雪,暗示着世界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世界的深深敬畏和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