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越吏姓名通,衔璧牵羊事不同。
圣代神灵跨往昔,南天万水尽朝东。
荒山故垒笼寒月,征马孤嘶自晚风。
读罢穹碑一怅望,螭头飞动欲腾空。

经宿受降城 其一

老夫越吏姓名通,衔璧牵羊事不同。

圣代神灵跨往昔,南天万水尽朝东。

荒山故垒笼寒月,征马孤嘶自晚风。

读罢穹碑一怅望,螭头飞动欲腾空。

注释:

  1. 老夫越吏姓名通,衔璧牵羊事不同。圣代神灵跨往昔,南天万水尽朝东。
  2. 荒山故垒笼寒月,征马孤嘶自晚风。读罢穹碑一怅望,螭头飞动欲腾空。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经宿受降城》中的一首。全诗通过对受降城的描绘,展现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战争场面,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平安宁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

首句“老夫越吏姓名通,衔璧牵羊事不同。”通过对比,揭示了历史的变迁和个人的遭遇。诗人以越吏的身份,见证了历史的变化,而自己的经历却与过去的不同。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诗人个人命运的变迁,也反映了历史的洪流和人性的抉择。

第二句“圣代神灵跨往昔,南天万水尽朝东。”则是从宏观的角度,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政治态势。诗人用“圣代”一词表达了对那个时代的赞美和怀念,而“南天万水尽朝东”则形象地描绘了当时的疆域广袤、资源丰富。同时,诗人还提到了战争的影响,使得原本宁静的南天变成了战场。这种描写既展示了战争的残酷性,也表达了诗人对战乱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

第三句“荒山故垒笼寒月,征马孤嘶自晚风。”是对受降城的进一步描绘。诗人通过对荒山和故垒的描述,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而“孤嘶”一词则形象地表达了战马的孤独和哀鸣,让人感受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无助。这种描绘既突出了战争的残酷,也表达了诗人对战乱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

最后一句“读罢穹碑一怅望,螭头飞动欲腾空。”则是诗人对历史的回顾和思考。诗人在读完穹碑后的怅望中,感受到了历史的沧桑和变化。而“螭头飞动欲腾空”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仿佛看到那些曾经辉煌一时的历史人物,如今却只能在历史的长河中黯然失色。这种描绘既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敬畏之情,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抒情,展现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风貌,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平安宁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