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阴精长绿蒲,冥风怪雨亦相须。
农人私记丰年兆,仆驭偏忧九折途。
远势惊翻银汉水,怒涛疑拔老龙须。
严程傍险兼奇观,沾湿何妨赤杖扶。

【译文】

五月阴气蒸腾,蒲草长出翠绿的叶子,冥风和怪雨也互相依赖。农夫私下记下丰收的预兆,仆人却担心九折的路途。远处的山势像银汉水一样翻滚,怒潮仿佛要拔起龙须。严程傍险兼奇观,湿漉漉的何妨赤杖扶。

【注释】

五月:农历五月。阴精:指阴气。

蒲:一种植物,叶子可制蒲席。

冥风:不详之风。

丰年兆:丰年的征兆。

仆驭:仆人驾车。

银汉水:银河,这里指黄河。

老龙:黄河的别称,因为河水黄浊,所以叫老龙。

严程:旅途艰难。

【赏析】

此诗作于万历二十七年(1599)夏。当时冯梦祯任广西按察使,赴凭祥途中遇雨,有感而作。

“五月阴精长绿蒲,冥风怪雨亦相须。”首句是说阴历五月,天气阴沉,草木茂盛,蒲苇葱茏。二句写冥风怪雨。冥风、怪雨,是天地间自然现象,它们互相依存,互相作用。“亦相须”,即相互依存。“相须”在这里是比喻,暗含着“互为表里”的意思,说明阴气与阳气,风与雨,都是自然界不可分割的部分。

“农人私记丰年兆,仆驭偏忧九折途。”三、四两句是说农民私下记下了这种自然现象作为丰收的征兆,而仆从驾车的人却忧虑这九折的路程太艰险。“私记”,是暗中记下的意思。“丰年兆”,指自然现象。“九折途”,形容道路艰险曲折。“偏忧”,指特别担忧。这一句是说农民暗暗地记下丰收的征兆,而车夫却担忧着这九折的路途太艰险了。这是对前面两句的补充,进一步说明农民和车夫都对这次旅行充满忧虑,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

“远势惊翻银汉水,怒涛疑拔老龙须。”“远势”,指远处的景象。这句是说远处的景象把银河翻卷,如惊蛇般蜿蜒起伏;怒涛汹涌,好像要把老龙的胡须拔掉一样。“银汉水”,银河。“疑”,好像。

“严程傍险兼奇观,沾湿何妨赤杖扶。”“严程”,指旅途艰辛。“傍险”,靠近险境。“奇观”,奇异的风景。“何妨”,怎么不妨。这句是说旅途艰难而又险峻,但这正是观赏奇异风景的好机会。“何妨赤杖扶”,意思是说即使被雨水淋湿了脚上的红鞋也不碍事,仍可以拄着它继续前进。“赤杖扶”,指穿着红鞋的手杖。

此篇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很有特色。作者善于运用拟人、象征等手法,使诗歌具有生动的形象和深厚的思想内容。全诗语言朴实,风格平易通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