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堞岧岧俯碧浔,天涯此路接鸡林。
地非中土衣冠并,气压南荒岁月深。
尊俎空怜白羽扇,溪山何处樵歌音。
傥谐插翮飞蓬岛,愿学烧丹变紫金。
【注释】
和可斋:作者斋名,斋号。泊舟左江:停泊于左江。有怀韵:即有感之意。
雉堞(zhìdié):高大的城墙上所加的垛子。岧(yāo)岧:高耸的样子。碧浔(xún):地名,在今江西省九江市西,是古吴郡地。鸡林:地名,在今越南境内。
中土、南荒:中原地区和南方蛮荒之地。
尊俎(zǔ):古代祭祀时陈设酒肉的礼器。羽扇、樵歌:都是隐逸生活的写照。插翮(hé):长羽毛的箭。蓬岛、紫金: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的美称。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晚年退居后,寄寓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愤慨。
诗一开篇,“雉堞岧岧俯碧浔,天涯此路接鸡林”,以壮丽的景色描写来烘托自己壮志难酬的悲凉之情。“雉堞”指高大的城垣。“碧浔”,地名,位于今江西九江市西,是古吴郡的故址。诗人登上高处远望,只见远处鸡林与碧浔相接,这两句是写诗人站在高处眺望,眼前所见景象。
“地非中土衣冠并,气压南荒岁月深。”这两句是写诗人对当时社会的感慨,意谓自己虽身处异乡,但心仍系中原,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
第三句“尊俎空怜白羽扇”,意思是说虽然自己曾想用白羽扇去安抚人心,却只能徒然自伤。而“溪山何处樵歌音”,则是说自己隐居的生活,也不过是像渔夫那样过着清贫的生活,没有功名的烦忧,也没有世俗的纷争。
末两句“傥谐插翮飞蓬岛,愿学烧丹变紫金”表达了诗人希望借助仙术升天的幻想,希望自己能够脱离尘世的痛苦,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诗人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色来抒发内心的苦闷和无奈,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