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岂异不顾亲,区区嫠妇尔何人。
【注释】
- 寻常:平常。岂异:岂同、不同一般。
- 不顾亲:不把双亲放在心上。
- 区区:谦辞,指微不足道。嫠妇:寡妇。尔:你。
-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李节妇的赞美之情,她虽然是一位寡妇,但并不因为自己的身份而忽视家人,反而更加关爱他们。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寻常岂异不顾亲,区区嫠妇尔何人。
【注释】
以下是对《酿酒·吾道仍须酒,秋分酿更宜。便当炊百石,犹未足千卮。行乐年空暮,闻歌日尚迟。风流杜陵老,倾倒是吾师。》的逐句翻译及注释: | 诗句 | 译文 | 注释 | | --- | --- | --- | | 吾道仍须酒,秋分酿更宜。 | 我的道路仍然需要酒,秋天酿酒更为适宜。 | | 便当炊百石,犹未足千卮。 | 就应该准备一百石的粮食,但还不够一千杯酒的需求。 | | 行乐年空暮
【注释】高陵县:今属陕西,在长安西北。庆阳:在今甘肃东部。发:出发。十年:指从10岁到20岁。百岁:指从30岁到60岁。名须久:名声需要长久。安危望已长:国家安危的希望寄托在你身上。青尊:酒器。浒西堂:水边的西边的厅房,即水边亭。 【赏析】 《喜仲默至》,乐府旧题,本为汉横吹曲辞《短歌行》之篇,后用以写赠答友人之作。这首诗是诗人杜甫于乾元二年(759)春所作,当时作者流寓秦中,与挚友严武相见
【注释】仲修:即张仲修,诗人友人。长安:今西安。相饯:饯行宴饮。倏忽:忽然、片刻。两公:指仲修和诗人。王充:即班固,字孟坚,东汉著名文学家。贾傅:即贾充,字同休,晋代权臣、宦官。 【赏析】此诗是作者在长安与友人相别时所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自己前途的关切和忧虑。 首句“长安相饯后”写诗人与友人分别的情景,点明地点为长安。长安作为当时的首都,自然成为了朋友离别的地方。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在得知自己的好友杜甫去世的消息后,写下的哀悼诗作。 诗句解读与赏析: 1. "繄自辞京邑" —— 自从离开长安(京邑) 关键词解释: - 繄:古汉语中的助词,表示原因或理由。 - 辞:离别、离开的意思。 - 京邑:指古代首都,这里指的是长安。 2. "遥遥十六年" —— 已经过去十六年了 关键词解释: - 遥遥:漫长而遥远的样子。 - 时间跨度为十六年。 3.
诗句解释与赏析: 1. 长空云气静,今夜月偏明。 - 注释: “长空”指的是天空广阔,“云气静”形容天空中云朵的宁静无动。 - 赏析: 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的中秋夜晚,天空中的云朵显得格外的安静,而明亮的月亮则显得尤为突出。这不仅反映了中秋节时的自然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喜悦。 2. 且喜高人至,犹怜湛露生。 - 注释: “高人”在这里可以理解为高尚、品德出众的人
返耕得兹麓,习静欲长年。 山水向春碧,烟霞当暮妍。 结庐垂四壁,枉驾辱诸贤。 遣兴沽村酒,呼童鸣绿弦。 诗句注释: 1. 彭麓(lù)诗和白坡提学与诸公见过之作:指诗人在彭麓(地名,位于今中国湖南省)所作之诗。彭麓,山名。提学,官名,清代地方高级长官。诸公,指与作者相会的文人学士。 2. 返耕得兹麓:回归耕作于彭麓之地。得兹麓,得到这块山麓。 3. 习静欲长年:想要过安静的生活,希望长寿。习静
【注释】 1. 太微:指太微宫。太,指天帝的住所;微,指天帝所居之处。 2. 强冠: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时,表示已经成年,可以开始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了。这里泛指开始做官或应考。 3. 英气千人废:指有才华的人很多,但他被废弃不用。 4. 新诗四座惊:指新作的诗文让在座的人感到惊奇。 5. 爱身辞一芥(xiè):爱惜自己的生命而辞去官职。 6. 当士陋诸生:指自己与一般读书人相比,显得鄙陋无奇。 7.
【注释】 (1)答伯循:即《答郑伯循》。伯循,名不详,生平事迹不详。 (2)抱病:身染疾病。卧林壑:躺在山林水泽之间。 (3)思君:思念着你。安可亲:怎么可以亲近呢? (4)忽蒙:忽然收到。枉书札:书信。枉,同“枉”,指书信。 (5)便已惬:已经使人满意、高兴。心心神:心中的思绪。 (6)曲艺:这里指曲调的乐声。何益:有什么益处?虚名:虚妄的名声。 (7)畔东有垂柳:在东部有一棵垂柳。畔,边。
【注释】 自别河阳驿,于今二十年。 轰豗忧正急,倾覆意常悬:轰豗,指战乱的喧嚣声。倾覆,指国家灭亡的危险。 共济欢无极,同归事可怜:共济,共同度过困难。同归,一起回到家乡。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孟津途中所作,抒发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之情和壮志未酬的悲叹。首句写诗人与友人分别后,已有二十多年的时间过去了,但彼此之间的友情却未曾改变。第二句写自己身处战乱之中,心中充满了忧虑,时刻都在担心国家的安危
绿野书院作 不到幽栖处,悠悠将十春。古堂悬见日,静地寂无尘。俎豆思周礼,威仪忆鲁蘋。愧非程伯子,何以坐松筠。 注释: 1. 不到幽栖处:没有找到理想的居住之地或心境无法安定下来。 2. 悠悠将十春:形容时间过得很慢,已经过去了十年。 3. 古堂悬见日:古堂上悬挂着太阳(比喻阳光明媚),象征着明亮和希望。 4. 静地寂无尘:静谧无声,没有任何杂音,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5. 俎豆思周礼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嘉佑的《代女奴行》。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被丈夫遗弃的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低下,生活困苦却依然保持节操的故事。 译文: 武功节妇李锐的妻子,正直的节操直与青天齐。 公婆想要她改嫁,但是不听从就被赶出家门,不知道该去哪里居住。 她的阿舅去外地做官,卖掉田地和家产,妻子和孩子都成了流浪的人。 悲伤哭泣着从夫墓边离去,血泪如同波浪心要剖开。 遗腹子在怀抱中求死,想要守护丈夫的家庭怎么能守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诗句解析: - 姑未老,夫已亡:表达了妻子对丈夫去世的悲痛以及对自己年华未老的担忧。 - 事姑惟恐姑心伤:担心自己的行为会令祖母心生悲伤。 - 妾幸不死得事姑:庆幸自己没有早逝,得以侍奉祖母。 - 但得姑好妾常侍:只希望祖母身体康健,自己可以常伴祖母左右。 - 那惜此身成骨枯:即使自己最终化作白骨,也不遗憾。 - 怜阿母死时语,愿汝有妇还似汝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词综合鉴赏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读懂诗词的内容,然后根据内容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注意要联系上下文来分析,最后写出自己的情感和态度,语言力求简练生动,不要出现病句和错字。 “养雏自恨羽翼短,翼长飞去岂思返。”诗人感叹自己年老力衰,不能像幼年时那样自由自在地飞翔了,而只能看着幼鸟展翅高飞;但幼鸟却不知道这一点。“老乌目断东南枝,白日青天一何远。”老鹰望着东方的树枝
戊辰年,与滕子冲在京城分别,一别十年犹如瞬间。 野人性格慵懒,连书信也懒得送去。 丈夫豪情壮志,九鼎之重也不放在眼里。 六品官职又算什么?我的儿子风流倜傥,当代少有。 新诗一首又一首地追仿曹植,令人叹服。 鹏飞凤翥变化无穷,龙舞蛟腾究竟达到何种境界? 心中所想欲言又止,只有思念你时心里才像塞住一样。 山东李梦弼,河间李宗易。 人来人往寄给我的信笺,还有诗歌如织。 民众怀念昨天的信息也传来了
注释: 寄滕子冲 中情泮奂何所撄(yīn,缠住),旧日粗豪心渐薄(薄,迫近,接近)。 或向西河学钓鱼,或向东原访隐居。 割鸡饮如壑(壑,沟壑),跣足蓬头奚愧怍(奚,表反问语气;怍,害羞惭愧)。 譬如野鹜山鸡被樊絷(zhān,用绳捆束)。 一朝脱翅向空山(空山,指深山幽谷),玉柱金甍肯轻集(玉柱、金甍,都是古代帝王的宫殿建筑)。 达亦无所欢(欢,喜爱),穷亦无所苦(苦,困苦)。 我曹心事久不白(曹
秋雨叹 其四 秋雨初晴人狂舞,洗尽烦闷凉风舒。 狼藉残阳积阴下,行坐不便心情苦。 儿童戏水乐无边,舟楫随风动波纹。 不知何时能晴好,莲房随浪逐叶痕。 诗句注释与赏析: 1. "秋雨初晴人亦狂":秋雨过后天气转晴,人们的情绪也随之变得狂热。 2. "为能洗却烦蒸凉":秋雨的洗涤功能,使人感到烦恼和暑热都消散了,带来凉爽。 3. "那知狼藉遂如此":人们没想到雨水后的狼藉景象会是如此严重。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