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敬弗仪,大道易饬。
在朝维臣,在野维客。
臣道足恭,客情乐托。
岸帽为贤,争席为适。
明明我侯,厌彼局束。
驾言出郊,以坦心腹。
勿弛于仪,曷彰休德。
郭巾偶折,慕之成俗。
事异并传,孟可比郭。
亦有畏威,免冠昭责。
免既为恭,落亦何失。
哂此细人,从羁受勒。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东坡为晋朝时期的孟嘉所作的一篇解嘲词。孟嘉是东汉末年的名臣,因在龙山之会时被风吹落帽子而被人嘲笑,但孟嘉却能从容应对,展现了他的气节和风度。

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至敬弗仪,大道易饬。(孟嘉认为,即使最尊敬别人的人,也应当遵循道德原则。)

在朝维臣,在野维客。(无论是朝廷中的臣子,还是民间的百姓,都应遵循道德规范。)

臣道足恭,客情乐托。(臣子应以恭敬的态度行事,客人也应乐于接受他人的邀请。)

岸帽为贤,争席为适。(即使是被风吹落帽子的人,也是贤人;人们争相坐在一起,以显示其舒适。)

明明我侯,厌彼局束。(他明白自己的高贵地位,也厌恶那些拘泥于小节的人。)

驾言出郊,以坦心腹。(他驾车出行到郊外,以坦诚地面对世人。)

勿弛于仪,曷彰休德。(不要放松礼仪,以彰显你的美德。)

郭巾偶折,慕之成俗。(他偶尔折断的头巾,成为人们羡慕的对象,形成了一种风俗。)

事异并传,孟可比郭。(他的事迹虽然与郭泰不同,但却被后人传颂。)

亦有畏威,免冠昭责。(有些人畏惧他的威严,因此免冠接受责备。)

免既为恭,落亦何失。(免冠已经是一种恭敬的姿态,落帽子又有什么错误呢?)

哂此细人,从羁受勒。(嘲笑那些见识短浅的人,他们总是受到束缚。)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解嘲词通过描绘孟嘉被风吹落帽子的情景,展现了他的气节和风度。他不仅能够从容应对嘲笑,还强调了臣子应有的礼貌和客人应乐于接受邀请的道理。此外,诗中还提到了一些风俗和习惯,如郭巾偶折、事异并传等,这些内容虽然与孟嘉无关,但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特点。最后,诗中还提到了人们对权势的恐惧以及由此导致的屈服行为,表达了对这种状况的不满和批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