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至草木寒,关河凄以风。
扁舟越湘水,迟暮予何心。
美人彩云端,欲往闻遗音。
云端不可即,离别销颜色。
三朝掩明镜,对面不相识。

霜至草木寒,关河凄以风。

扁舟越湘水,迟暮予何心。

美人彩云端,欲往闻遗音。

云端不可即,离别销颜色。

三朝掩明镜,对面不相识。

注释:

  1. 霜至草木寒:指深秋时节,霜降而至,使得草木都感到寒冷。
  2. 关河凄以风:关塞和河流在凄厉的秋风中显得更加凄凉。
  3. 扁舟越湘水:诗人乘坐的小舟渡过了湘江。
  4. 迟暮予何心:诗人感叹自己的年纪已经渐近黄昏,对世事已提不起什么兴趣。
  5. 美人彩云端:形容女子容颜美丽如画,如同在云端一般飘渺。
  6. 欲往闻遗音:想要去聆听那逝去的歌声。
  7. 云端不可即:比喻那些美好的事物无法触及或实现。
  8. 离别销颜色:离别让人面色憔悴,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9. 三朝掩明镜:每日多次面对明亮的镜子,但无法掩饰内心的悲伤。
  10. 对面不相识:与爱人相见却因长时间分离而变得陌生。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深秋的景象和诗人的孤独感受,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社会的失望。诗人借景抒情,用自然景色的变化来隐喻自己的内心世界。诗中的“霜至草木寒”和“关河凄以风”营造了一种寒冷、萧条的氛围,与诗人的内心感受相呼应。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以及因现实限制而产生的无力感。

诗中多次提到“美人”一词,诗人不仅将其人格化,还赋予了她超越现实的力量。然而,当这种力量与诗人的现实生活发生冲突时,他感到既无力又无奈。尤其是“三朝掩明镜,对面不相识”这一部分,深刻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带来的改变和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疏远,反映了诗人对人性变迁的感慨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整首诗歌情感真挚而深沉,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理活动和深刻的人生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