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吹台树,树叶高下飞。
嗟哉两游子,远适不念归。
马蹇负橐行,鞭断持竹枝。
徬徨吹台下,据地擢素髭。
借问客游子,飘飖欲何之。
乃云适西北,又不入帝畿。
闻有燕赵士,尚义如渴饥。
虽则如渴饥,昔是而今非。
高冈多蒺藜,下室多伊威。
黄河问清水,升斗不可希。
风吹吹台树,树叶落不远。
嗟尔两游子,远行莫如返。

【注释】 ①“吹台”:古迹。在河南商丘县,相传是商纣王为享乐而修建的。

②“高下”:指树叶飘落的高低不一。

③“嗟哉”:感叹词。

④“两游子”:诗人自指。“适西北”:往西北走。这里暗指避乱他乡。

⑤“帝畿”:京都。

⑥“燕赵士”:指燕赵一带的读书人、士大夫。

⑦“渴饥”:饥渴。

⑧“伊威”:即枸杞,可食。

⑨“黄河问清水”两句:意谓黄河的水清得不能再清,可是一升斗水也难以得到。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避乱之人思归的诗,通过咏叹吹台上的树和树上的叶,抒发了作者对故乡和亲人深深的思念之情。

首联写风吹动吹台上的树枝,树叶随风飘落,诗人由此而联想到自己远游他乡,远离家乡,不能回到自己的家中去。

颔联写两位游子远行在外,不能想到回家的事情,只能任马蹇负橐行走,鞭断持竹枝。

颈联写两人在吹台下徘徊不前,据地擢素髭,以抒发内心的苦闷之情。

尾联写向客游子借问,他们漂泊异域,不知将要去何处,只言往西北走,又不愿进入京都。闻说有燕赵之士,尚义如渴似饥,虽然他们像渴望食物一样渴望着正义,但昔日的正义现在已非昔日可比了。

此诗通过对吹台上树叶被风吹动的描写,抒发了思乡之情;通过对两位游子漂泊异乡的描写,反映了战乱之年的流离失所之苦;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日的正直之士,表达了对时势的不满和对正义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