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前澹月连江白,楼底谁家吹玉笛?
笛声愤怨哀中流,一夜愁杀江南客。
江南万里不归家,空掩柴扉度岁华。
双泪别来犹未断,那堪又听《落梅花》。

【注释】

楼:高楼,即江楼。澹:月光皎洁貌。连:相接。白:洁白无瑕的云朵。玉笛:用玉制成的乐器。愤怨哀中流:指乐曲声中流露出的愤懑怨恨之情。愁杀江南客:指曲调使人感到愁苦至极。万里不归家:离家千里之遥。又听《落梅花》:听到《梅花落》的曲子。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诗。全诗四句,前两句写月夜闻笛,后两句借闻笛抒怀,最后一句写自己因听此曲而泪落如雨。

诗的前二句描写江楼上明月照在江面上,皎洁的月光与江上的白云连成一片,诗人站在楼上,仰望天空,耳闻楼下玉笛声声,这笛声悲怨、哀伤。

“一夜愁杀江南客”这一句是全诗的主旨所在,也是全诗感情的高潮。“愁杀”,极言笛声之哀,笛声之悲。诗人被笛声感染,心中充满了忧愁,他思乡之情更加强烈。“万里不归家”表明了诗人远离家乡,漂泊在外,不能回去的心情。“空掩柴扉度岁华”则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和寂寞。柴扉,指柴门。度年华,度过一年的时光。这里的“度”字,不仅表示时间流逝,还暗含着诗人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叹。

诗的最后两句,诗人以“双泪别来犹未断,那堪又听《落梅花》”作结。这里,“双泪”指的是自己的眼泪和离别时的泪水。“犹未断”意味着这泪水已经连续流淌了很长时间,一直没有停歇。“那堪又听《落梅花》”则表明诗人听到这首曲子时,心中的痛苦难以承受。

这首诗通过描绘月夜江楼闻笛这一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之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