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上草,何营营,团团翠碧沿岸生。
年年雨露滋不长,岁旱干枯应复萌。
根托紫泥里,叶并白云横。
恍疑九节长生饵,又若芝术摇金茎。
老夫不可结,樵子难为薪。
岂是天公爱灵物,护此石上千年春。
这首诗描绘了石上草的生长状态及其特性,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力的感慨和敬畏之情。
诗句“石上草,何营营,团团翠碧沿岸生。”描绘了石上草生长在河岸边的翠绿色,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其生命力。其中,“营营”一词形容草木繁茂的样子,“团团”则形容草的形状。
“年年雨露滋不长,岁旱干枯应复萌。”这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石上草虽然在干旱的环境下也能生长出来,体现了其顽强的生命力。这里的“雨露”象征着生命的滋养,而“复萌”则意味着即使在不利的环境中也能再次焕发生机。
“根托紫泥里,叶并白云横。”描绘了石上草的根系深埋土中,叶子与天空平行的景象,形象地表现出了其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里的“紫泥”可能是指泥土的颜色,而“白云横”则形容了天空的广阔。
“恍疑九节长生饵,又若芝术摇金茎。”通过比喻,将石上草比作九节长寿的灵药或灵芝,进一步强调了其神奇的生命力和价值。这里的“九节长生饵”和“芝术摇金茎”都是对长生不老、神奇力量的赞美,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力的敬畏。
“老夫不可结,樵子难为薪。”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其他生物的无奈和尊重。这里的“老夫”和“樵子”分别代表了人类和自然中的其他生命,表达了诗人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石上草的生长状态、特性和价值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力的感慨和敬畏之情。同时,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