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京往来久,何事又东行。
路指扶桑迥,杯浮碧海轻。
归心渺云影,灵呗杂涛声。
后夜遥相念,茫茫月共明。
【解析】
“送僧归日东”中“送”字点明题意,表明作者在为僧友饯别。而“归”、“行”等字眼,则表明了僧友的目的地是日本国。“神京”指东京。“何事又东行”一句,诗人对友人的离别表达了深深的不舍之情。“路指扶桑迥,杯浮碧海轻”,意思是说:僧人向东行进,路途遥远,道路曲折,可他依然如故,毫无留恋之意。“扶桑”“碧海”都是日本的象征。“归心渺云影,灵呗杂涛声”两句,描绘了一幅僧人远去时的景象:他的心境与飘渺的云影一样渺茫,他的念经的声音也和涛声混杂在一起。这两句诗既写出了僧人的内心世界,也写出了作者对僧人的深深思念。“后夜遥相念,茫茫月共明”,写诗人与僧人分别之后,自己久久不能忘怀,只能遥遥地相互思念,直到月亮升起,才能稍感慰藉。
【答案】
这首诗是送别僧人归日本国的作品。首句开门见山,点明题意,表明作者在为僧友饯别。第二句直接表达对友人的惜别之情,“何事又东行”中的“何事”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僧人离去的不解与疑惑;而“东”字则表明僧人的目的地是日本国。第三、四句,诗人以“扶桑”“碧海”作为日本国的代称。“归心渺云影”,写友人远行之际的心情。“渺”字用来形容友人的心境,说明其心情之旷达、超脱。“灵呗杂涛声”,以佛事活动来表达自己的思念。僧人念经的声音与潮涛之声混合在一起,表现出一种凄清的氛围。
第五句写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深。“渺”“灵呗”都是诗人对朋友的思念,而“涛声”则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这种声音交织在一起,使读者能清晰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最后两句写诗人与僧人分别之后,自己久久不能忘怀,只能遥遥地相互思念,直到月亮升起,才能稍感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