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公颍川彦,文藻重当时。
风云际嘉会,夙受汉主知。
谠言人所难,敷奏竟弗疑。
才彻九重听,已堕奸人机。
哀哉东市冤,千古令人悲。
倘非董公说,孰能明是非。
城东有遗冢,宿草荒离离。
我来览遗址,感慨徒歔欷。
赖有忠名在,不随薤露晞。
【注释】
晁错墓:指汉文帝时期的名臣、政治家晁错。
晁公:指晁错的父亲晁皀,字子云,颍川人。彦:才能出众的人。
文藻重当时:他的才学和文采在当时是很有名气的。
风云际嘉会:指晁错在汉文帝时期与朝中大臣共同商议国家大事,如制定政策、推行法令等。
夙受汉主知:晁错很早就被汉文帝所了解和赏识。
谠言人所难:《史记》记载,晁错曾向汉文帝进言要削减诸侯王的权力,但遭到其他大臣的反对。
敷奏竟弗疑:晁错上奏给汉文帝时,汉文帝没有对他的建议产生怀疑。
才彻九重听:晁错的奏疏直达皇帝耳中。
已堕奸人机:晁错因此受到陷害,最终被处死。
哀哉东市冤:晁错被杀,被贬为平民,在东市(长安城东的市场)斩首示众,成为冤死之人。
董公说:指董仲舒。董仲舒曾为晁错辩解,说明其无罪。
宿草荒离离:坟墓周围长满了杂草。
赖有忠名在:晁错虽然死了,但他的忠心耿耿的名声却永垂不朽。
不随薤露晞:即使他的名字随着时间而消逝,但人们仍会记住他的忠诚和正直。
【赏析】
《晁错墓》是一首描写西汉名臣晁错之死的诗,表达了诗人对晁错之死的感慨之情。诗中通过描绘晁错生前的政治地位和才华,以及他被陷害致死的过程,表达了诗人对晁错之死的惋惜之情。同时,诗中也赞扬了董仲舒为晁错辩解的行为,表达了诗人对正义和公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