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爱兰芳助倩妆,曾教银插种天香。
祇今倾国谁相识,欲傍红窗树白杨。

注释:

  1. 昔爱兰芳助倩妆:从前喜爱兰花的芬芳,用来装饰美丽的妆容。
  2. 曾教银插种天香:曾经用银簪插入花丛,使花丛散发出阵阵香气。
  3. 祇今倾国谁相识:现在倾国倾城的人又有谁能认识?
  4. 欲傍红窗树白杨:想要靠在红色的窗户旁,旁边长着白色的杨柳树。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闺怨诗,表达了女子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首句“昔爱兰芳助倩妆”,诗人回忆起自己曾因喜爱兰花的芬芳而精心打扮,以此表达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兰花象征着高洁的品质,而诗人的倩妆更是体现了女性的优雅和美丽。
    次句“曾教银插种天香”,诗人回忆自己曾在花丛中用银簪插入鲜花,让花的香气四溢。这不仅是对自己美丽形象的一种展示,也是对自然之美的一种赞美。
    第三句“祇今倾国谁相识”,诗人感叹如今的自己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美丽,无人再识。这里的“倾国”一词,不仅指容貌倾国,更是指才华出众的女性。然而,现实却是无人再识,表达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失落和对现实的无奈。
    尾句“欲傍红窗树白杨”,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靠近红色的窗户,旁边的白杨也显得格外醒目。这里,诗人通过对比红与白,强调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无助。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这首诗通过描绘女子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表达了女性在现代社会中的困境和挣扎。同时,诗人通过巧妙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诗歌具有深刻的内涵和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