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空蒙众所猜,宛疑阳至动飞灰。
贫居却厌闲中满,浮世还从何处来。
迥逐风光飘紫陌,宁随夜气点灵台。
旧游萧寺留题处,红袖那知拂几回。
诗句
- 尘
- 一道空蒙众所猜,宛疑阳至动飞灰。
- 贫居却厌闲中满,浮世还从何处来。
- 迥逐风光飘紫陌,宁随夜气点灵台。
- 旧游萧寺留题处,红袖那知拂几回。
译文
- 一道空蒙众人猜测,仿佛是阳光到达动了飞扬的灰尘。
- 贫穷时居住却厌倦闲暇中的满足,世间人还从何处而来?
- 远远追随风和光飘向紫色的道路,怎能随着夜晚的气息点亮灵台?
- 旧时游览寺院留下题诗的地方,红色袖子的人又知道多少次拂过?
注释
- 尘 - 这里指尘埃或尘土。
- 一道空蒙众所猜,宛疑阳至动飞灰 - 这是对天气现象的描述,暗示着一种朦胧、不确定的气氛,好像太阳到了天空,带来了飞舞的灰尘。
- 贫居却厌闲中满,浮世还从何处来 - 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怀念,以及对纷扰世界的无奈感叹。
- 迥逐风光飘紫陌,宁随夜气点灵台 - 描述了自己对外界的超脱态度,愿意随遇而安地享受自然之美,或者在夜间静思冥想。
- 旧游萧寺留题处,红袖那知拂几回 - 回忆过去在寺庙留下的题诗之处,那些曾经陪伴过的朋友如今是否还记得这些旧时光,以及自己对这些记忆的珍惜之情。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诗中的语言朴实无华,但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哲理。诗人用“尘”这一关键词贯穿全诗,既形容了大自然的景色,也隐喻了人生的种种经历和感受。整首诗既有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又有对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和矛盾。同时,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于过去的留恋也体现了人类共通的情感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