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城十里极方幅,城中无人春草绿。
几从兰若望层城,偶值门开一寓目。
忆昔贤王信天牖,文藻聪明窥二酉。
丹砂不事淮南仙,平乐宁同东阿酒。
左列六经右史籍,东平为师河间友。
琉璃砚匣常随身,翡翠笔床不离手。
分藩赤社近三湘,下踏霜露守金床。
汉家刀笔胡相追,天上钩铃永隔房。
葳蕤自锁百雉城,身骑白马绕城行。
焰烬珠楼还宝阁,灰埋乳燕与娇莺。
鸣鞭直入红云里,火光三昧真龙子。
隆准天人亦有灵,白面书生胡乃尔。
誓将阖宅付灰尘,不用天知玉裹身。
要离尚有埋魂冢,感王遗事泪沾巾。
屈指已经九皇帝,空城寂寂门常闭。
隆处为台污处池,辟邪天禄沟中弃。
石竹花开野径幽,龙须草长无人薙。
葵麦离离兔鹿肥,每岁采来供大祭。
丛楚岂无青兕藏,英魂应挟彤弓至。

湘城歌

湘城十里极方幅,城中无人春草绿。几从兰若望层城,偶值门开一寓目。忆昔贤王信天牖,文藻聪明窥二酉。丹砂不事淮南仙,平乐宁同东阿酒。左列六经右史籍,东平为师河间友。琉璃砚匣常随身,翡翠笔床不离手。分藩赤社近三湘,下踏霜露守金床。汉家刀笔胡相追,天上钩铃永隔房。葳蕤自锁百雉城,身骑白马绕城行。焰烬珠楼还宝阁,灰埋乳燕与娇莺。鸣鞭直入红云里,火光三昧真龙子。隆准天人亦有灵,白面书生胡乃尔。誓将阖宅付灰尘,不用天知玉裹身。要离尚有埋魂冢,感王遗事泪沾巾。屈指已经九皇帝,空城寂寂门常闭。隆处为台污处池,辟邪天禄沟中弃。石竹花开野径幽,龙须草长无人薙。葵麦离离兔鹿肥,每岁采来供大祭。丛楚岂无青兕藏,英魂应挟彤弓至。

译文:

湘城的城墙有十里之长,整个城市一片宁静。自从战乱以来,连年没有见到过有人来此游玩,只见到满地的野草丛生。我曾多次路过这个兰若寺,远远望去只见层层高耸的佛塔,偶尔在开门的时候,也只看到一位僧人匆匆走过。回想起以前那个贤明的王昭君,他相信上天会给他指点迷津。他的文学才华和对知识的渴望,就像探察地下的矿脉一样。他并不依赖丹砂这种仙药,也不像平乐侯那样沉溺于醇美的酒中。他在左边摆列着六经、右边摆放着史册,向东平国学习、向河间国求学。他经常随身携带着琉璃制成的砚台和翡翠制作的笔床。在湘城周围,还有三座赤色的城郭,下临寒露、守卫着黄金般的城阙。汉家的刀法笔锋锐利无比、而匈奴的丞相却只能追逐这些汉人的影子。天空中的钩形装饰永远无法触及、如同神仙一般的存在。茂盛的树木自然生长、没有人去修剪。一匹身披铠甲的白马环绕在这座城池上奔跑。曾经有人在夜晚点燃了火焰照亮道路、进入那深红色的宝帐之中。那些被烧毁的楼阁现在已经成为一堆废墟、那些被烧焦的尸体也已经化为灰烬。当年那些英勇的人们已经被埋葬、他们的灵魂都随着战火一起消失。那些曾经的将领们也都化为了尘土、不再需要任何人的庇护。即使如此,也要将整个府邸交给尘土、让它们成为尘土中的一员。即使是英雄人物也不能避免死亡、但那些曾经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仍然可以被称为“忠臣”。誓言将自己的家族全部托付给尘土、不再需要任何守护者的庇佑。即使是像要离这样敢于为正义牺牲生命的刺客、也要为君王殉葬留下一座坟墓。对于那些忠诚而勇敢的人们、他们的事迹应该被记载在史书之中。

赏析:

这首诗作于元末农民起义爆发后,作者因参加反元的起义军而被捕,后来在狱中写诗以表达自己坚贞不屈的决心。《湘城歌》是诗人在狱中写给朋友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以及对个人生死得失的淡然态度。全诗情感深沉,意境宏大,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