毳花茸草,满地无情绿。
西风急吹雁影,不愿归南国。
江上芦花夜冷,谁伴鸳鸯宿。
玉楼金谷。
歌声乍起,几处征夫梦初熟。
繁华好是迷目,尝着须云足。
君不见塞上翁,得马应非福。
争放枭鹰黠犬,知是谁家鹿。
阴晴难卜。
不如杯酒,醉后高歌几声曲。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所作的《六幺令·秋兴》。下面我将逐句对这首诗进行解析:

  • 诗句
  1. “毳花茸草,满地无情绿。”:“毳”是一种细毛,这里用来描绘秋天的草丛。“茸”也是草木茂盛的样子。“无情绿”指的是无情的枯草和绿色的植物,给人一种荒凉的感觉。
  2. “西风急吹雁影,不愿归南国。”:“西风”通常指秋季的风,而“南国”则指南方国家或地区。这里的“急吹雁影”可能是指秋季的大雁南飞。“不愿归南国”则是说这些大雁不愿意回到南方去。
  3. “江上芦花夜冷,谁伴鸳鸯宿。”:“江上”指的是江边,“芦花”指的是芦苇的花,通常在秋季开放。“夜冷”指的是晚上很冷。“鸳鸯”是一种水鸟,常在河川、湖泊中成双成对地生活。“谁伴鸳鸯宿”可能是在说没有人陪伴鸳鸯一起过夜。
  4. “玉楼金谷。歌声乍起,几处征夫梦初熟。”:“玉楼金谷”指的是华丽的建筑群,可能是一个富有的地方。“歌声乍起”表示唱歌的声音刚刚响起。“征夫梦初熟”中的“梦初熟”可能是指梦中的景象还很新鲜。这句话可能是在说,虽然有人在唱歌,但是这些歌声并没有让那些在外征战的士兵感到舒适或者满足。
  5. “繁华好是迷目,尝着须云足。”:“繁华好是迷目”中的“繁华”指的是繁荣和繁华的场景,而“迷目”则表示让人眼花缭乱、无法分辨真假。“尝着须云足”可能是在说需要看清楚事物的真相,就像要看清楚脚下的路一样。这里的“须云足”可能是指需要脚踏实地,不要被表面的繁华所迷惑。
  6. “君不见塞上翁,得马应非福。”:“塞上”指的是边疆地区,“翁”在这里可能是指老年人或者智者。“得马应非福”中的“得马”可能是指得到一匹好马。这句话可能在表达一种观点,即得到好的东西并不一定就是好事,也不一定会带来好运。
  7. “争放枭鹰黠犬,知是谁家鹿。”:“争放”可能是指争夺或者争斗的意思。“枭鹰”是一种猛禽,“黠犬”则是指机智狡猾的狗。“知是谁家鹿”中的“知是谁家鹿”可能是在说知道这究竟是谁家的鹿吗?这句话可能是在表达一种疑问,即不知道这是谁家的鹿。
  8. “阴晴难卜。不如杯酒,醉后高歌几声曲。”:“阴晴难卜”中的“阴晴难卜”可能是指很难预测未来的情况。“不如杯酒,醉后高歌几声曲”中的“不如”表示选择后者更好。这句话可能在表达一种观点,即与其担心未来的不确定因素,不如享受当下的快乐时光。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战争的厌倦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人们在战争中的生活,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反映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