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风起青蘋,平林迹如扫。
惊尘暗天过,天柱欹欲倒。
玄景忽西驰,严霜变秋草。
塞雁云中来,一举千里道。
物类尚有知,自信苦不早。
胡为中夜心,屏营复如𢷬。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首先要读懂诗的内容,然后逐句分析其内容,结合注释及重点字词的含义,理解诗人的情感和主旨,同时要熟悉常用的表达技巧。
朔风起青蘋,平林迹如扫。(首联)
“朔风”即北风,是冬日的寒风。此联两句写冬景:北风吹起,青苹草随风飘散(平林迹如扫),树林中只留一片白茫茫的雪地。
惊尘暗天过,天柱欹欲倒。(颔联)
“天柱”指山峰,此处比喻山石。此联两句写冬日景象:狂风刮过之后,天空显得阴沉暗淡;山石倾斜,仿佛要倒塌下来。
玄景忽西驰,严霜变秋草。(颈联)
“玄景”指苍茫的景象。此联两句写冬季景象:苍茫的天空忽然变得阴暗起来;秋天的草木也披上了一层严霜。
塞雁云中来,一举千里道。(尾联)
“塞雁”指北方的大雁。此联两句写候鸟南飞之状:塞外的大雁乘着云彩飞向南方。
物类尚有知,自信苦不早。(末联)
“物类”指自然现象,包括风雨、云雷等,“知”指对自然现象的认识。此联两句写自然现象仍可认识;自己却缺乏这种认识,因此感到苦恼。
胡为中夜心,屏营复如𢷬。(末联)
“胡为”指为什么,“屏营”指惶恐不安。此联两句写自己内心恐惧的原因:为什么在半夜时分会如此惶恐不安呢?
【答案】
平林迹如扫。 北风刮起,青苹草随风飘散。惊尘暗天过,天柱欹欲倒。 狂风过后,天空显得阴沉暗淡,山石倾斜,仿佛要倒塌下来。玄景忽西驰,严霜变秋草。 苍茫的天空忽然变得阴暗起来,秋天的草木也披上了一层严霜。塞雁云中来,一举千里道。 塞外的大雁乘着云彩飞向南方。物类尚有知,自信苦不早。 自然现象仍可认识,自己却缺乏这种认识,因此感到苦恼。胡为中夜心,屏营复如𢷬。 为什么在半夜时分会如此惶恐不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