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阴树色暗溪桥,满目春光可自骄。
林外风清山霭散,湖边日暖水痕消。
莺啼弱柳如相唤,鹤舞长松不用招。
回首凤城三十里,肩舆来往亦飞遥。
【注释】
阴阴:树木茂盛的样子。春光:春天的美景,这里指阳光明媚的景色。
弱柳:细长柔弱的柳枝。相唤:相互呼唤,形容柳枝婀娜多姿,随风飘荡。
鹤舞长松:鹤在松树上翩翩起舞,这里形容松树苍翠挺拔,鹤在其中盘旋飞翔。
凤城:古时长安城的美称。三十里:指长安城与德福寺的距离。
肩舆:轿子。飞遥:飘忽不定,这里形容行路遥远难测。
【赏析】
这首五律是诗人从功德寺回程途中所作。前两句写沿途景物,第三四句描绘所经过地区的风景,最后两句描写归家路途中所见。全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富有韵味。
首联“阴阴树色暗溪桥,满目春光可自骄”,以浓重的笔触写出了春日里景色的迷人。阴阴的树色,映衬在溪桥上,显得格外幽深,而满眼的春光又让人感到骄傲自豪。这里的“阴阴”和“明”相对,表现出一种含蓄之美;“暗”和“明”相对,表现出一种对比之美。这种写法既表现了诗人对春光的喜悦之情,又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悟。
颔联“林外风清山霭散,湖边日暖水痕消”,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经过地区的美景。林外的风轻拂着,山间的薄雾逐渐消散,湖边的阳光温暖而明媚,湖水的波纹也渐渐消失。这里的“风清”和“霾散”相对,给人一种清新脱俗之感;“日暖”和“水痕”相对,则表现出一种温馨宁静之美。
颈联“莺啼弱柳如相唤,鹤舞长松不用招”,则通过莺啼和鹤舞这两种生动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弱柳依依,仿佛在向人招手;而在长松之上,却有鹤在翩翩起舞,它们似乎并不需要人们的召唤。这里的“相唤”和“不招”相对,既表现了鸟儿们的自在和自由,也表达了诗人对它们的欣赏和羡慕之情。
尾联“回首凤城三十里,肩舆来往亦飞遥”则描绘了诗人归家途中的情景。回首间,只见那繁华的长安城在眼前闪烁着诱人的光芒;而自己乘坐的轿子,也在这遥远的道路上飘忽不定地前行着。这里的“回首”和“来去”相对,既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又展示了他归家途中的孤独与寂寞。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生活细节的捕捉,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