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槐初落秋气深,月中玉腕捣清砧。
东家倡妇恣行乐,酒阑更说罗衣薄。

【注释】

(1)秋日:指秋天。白纻曲:即《白纻辞》,是汉乐府民歌。此曲多写游子思妇之情,音节哀婉动听。

(2)庭槐:庭院里种着槐树。初:才。落:凋落。

(3)月中玉腕:指月亮。捣砧:古人以杵击石使成声。砧声与砧杵声相和。砧声为清越之声,故称“清砧”。

(4)东家倡妇恣行乐:意谓东家的歌妓尽情享乐。倡,歌舞女。

(5)更说:又诉说。罗衣薄:指罗织的衣裳很薄。罗,丝织品。

【赏析】

这是一首伤秋之词。《白纻辞》是汉乐府《鼓吹曲·铙歌十八曲》中的一首。此曲写征夫思妇离愁别恨,表现了他们共同的感受。全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朴实自然。

首句起兴。“深”,用得极好。一个“深”字,把秋天的景象渲染得十分凄清,烘托出诗人的伤感情怀。“气深”两字,点明了“气深”的季节是秋天,同时,也暗含了“气深”的原因,那就是因为天凉了,天气渐冷,所以人们感到秋意浓了。

次句承上启下。“月中玉腕”,指月亮。“捣砧”,指捣衣的声音。这里,作者巧妙地将“玉腕”二字拆开来写,“玉”字形容月亮皎洁如玉,晶莹剔透;“腕”字则是人的手部,而人的手部又怎么能“捣砧”呢?这就给人以一种悬念感,使人不禁要想知道下文是什么内容。

“玉”字用得好,不但形象生动,而且富有诗意,让人联想到月光如水,洒向地面,照到地上的物体上;还联想到月光如水,洒在人身上,照着人的肌肤。这样,就使得月光更加明亮了。月光明亮,那么捣衣的声音也就更加清晰了。这两句诗,不仅描写了秋日的月色,而且描绘了秋日晚风中传来的砧声,从而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幽静而又略带寂寞的氛围。

三、四两句是说:“东家的歌妓尽情享乐,到了酒阑之时,又对罗衣薄而感叹。”这里的“东家”指的是东邻邻居家的姑娘。“行乐”一词,既是指姑娘尽情享受快乐的生活,也可以理解为指姑娘在尽情享乐时所唱的歌曲。至于“罗衣薄”一句,则是指姑娘所穿的丝织的衣服薄得像纸一样。这两句诗,一方面表达了诗人对这位歌妓生活的羡慕和向往,一方面也流露出诗人自己的孤独感和无助感。这种情感是难以言表的,只能借助于诗歌来表达。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形象的比喻手法,成功地塑造了一位美丽动人的歌女形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自己内心的忧伤和无奈。整首诗构思巧妙,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优秀的古典诗词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