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明豪杰人,出处亦有道。
昔读荆轲诗,仿佛见怀抱。
晋室渐陵夷,一官非所好。
刘裕乃何人,天意亦草草。
归来卧浔阳,甲子纪年号。
酒乃寓真情,菊也见孤操。
陶渊明的诗歌《三隐逸诗其三》是陶渊明的一首诗,表达了他对名利和世俗生活的厌倦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译文:
陶渊明是一位豪杰之士,他的人生道路也有自己的道义。
过去我读荆轲的诗,仿佛看到了他的怀抱。
晋室渐渐衰落,一官职不是我所喜欢的。
刘裕是谁?天意也是草草的。
归来卧浔阳,甲子纪年号。
酒是表达真情实感的载体,菊花也体现了孤傲的操守。
注释:
-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靖节先生,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 三隐逸诗:指陶渊明的三首隐逸诗。
- 出处亦有道:出仕和隐居都有自己遵循的道理。
- 荆轲:战国末期卫国人,以刺杀秦王为名行刺未遂而死的壮烈英雄,其代表作有《易水歌》。
- 怀抱:心中的理想或抱负。
- 晋室:指西晋王朝,即司马家族建立的政权。
- 陵夷:衰败的意思。
- 一官非所好:一个官职不是他所喜好的。
- 刘裕:南北朝时期南齐王朝开国皇帝,原名刘承绪,小名寄奴,字寄奴,南阳郡苍梧县(今广西梧州市藤县)人。
- 天意亦草草:天命也是随意安排的,不加以重视。
- 浔阳:地名,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境内。
- 纪年号:用年份作为纪年的标志。
- 寓真情:寄托真挚的情感。
- 孤操:独自坚持高洁的操行。
赏析:
《三隐逸诗其三》是陶渊明的第三首隐逸诗,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热爱。诗中通过描绘陶渊明的人格品质、人生态度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展现了陶渊明独特的个性和价值观。同时,诗中也表达了他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喜爱,以及对世俗名利的不屑一顾。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是陶渊明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