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陵太公流,垂钓迹相似。
一朝载后车,尚父任国事。
陵也帝王师,谏议非所志。
桐江一丝轻,烟水从此逝。
文叔惟故人,侯霸乃奴隶。
高踪邈难攀,清风满天地。
【注释】
1.子陵:指东汉初年著名隐士严光。太公:姜子牙,春秋时期齐国人,后为周朝开国功臣。垂钓:隐居不出的清高志节。
2.一朝载后车:指严子陵被汉光武帝刘秀请出山做官。尚父:汉代刘邦尊称其妻吕雉为“皇后”,封吕后为“长公主”,故吕后为“尚父”。任国事:担任国家大事。
3.帝王师:指严子陵曾受刘秀征召,劝刘秀不要杀害彭宠和张步。谏议:直言规劝。
4.桐江:今浙江桐乡县境内之桐江,严光曾经在此钓鱼。烟水:烟雾弥漫的水面。
5.文叔:指刘秀。
6.侯霸:指王莽末年南阳郡太守侯辅。
7.高踪:指高尚、清高的风范。邈难攀:形容难以企及。
8.清风:比喻清廉正直的品质。
【赏析】
此诗首句点题,次句写景起兴,第三句用典,第四句直抒胸臆,第五句以物比人,最后四句写严子陵不慕荣利,归隐山林的情怀。全诗以议论见长,但语言清新自然,形象鲜明生动。
第一联写严子陵隐逸之后,又回到人间,辅佐明主,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第二联紧承前意,说严子陵虽然身在朝廷,但他却不是来当权臣的,而是来做皇帝的良师益友。这里运用了典故,把严子陵与姜太公相提并论,突出了他高尚的人格魅力。第三联则表达了严子陵对名利看淡的态度,他宁愿像古代的隐者一样,远离尘嚣,过着清静的生活。第四联进一步强调了严子陵的高洁品格,他与那些趋炎附势的人截然不同,宁愿做一个清贫的隐者,也不愿屈就于权贵的庇护。最后两句更是直接抒发了严子陵的心声,他说自己就像那高山一样崇高而不可攀,他的清风正气已经遍布天地之间。
这首诗通过描绘严子陵的生平事迹以及他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一个真正隐士的高洁品质和崇高精神风貌,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