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风争舞翠云翘,半启篷窗酒晕消。
薄暮欲投湘浦宿,隔江谁弄紫鸾箫。

【注释】

翠云:形容竹叶颜色鲜嫩,如翠色一般。半启篷窗酒晕消:指酒意渐浓,酒晕也渐渐消失。薄暮:傍晚。投湘浦宿:即投宿于湘江之滨。湘浦:湘江的岸边。谁弄紫鸾箫:指是谁在吹奏着紫鸾箫。紫鸾箫:传说中凤凰所唱的歌。

【赏析】

《墨竹推篷图》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读起来流畅自然,音韵和谐。

第一句“倚风争舞翠云翘”,写诗人在倚风而立时,看到竹竿上挂着的墨竹,它随风摇曳,仿佛要与风一起跳舞一样,那挺拔的姿态和翠绿的颜色都像在向人争艳。“翠云”是形容竹叶的颜色鲜嫩,就像翠色的云朵一样美丽;“翘”是指竹子向上翘起的样子。整句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自然风景画面,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艺术美感。

第二句“半启篷窗酒晕消”,进一步描绘了这幅画卷中的景色。当微风吹动竹帘半开时,窗外的景色仿佛变得朦胧而模糊,如同被一层淡淡的晕圈所笼罩,给人一种朦胧美的感觉。这里运用了比喻手法,将“酒晕”比作“半启篷窗”,形象生动地表达了窗外景色的美丽与迷人。

第三句“薄暮欲投湘浦宿”,诗人此时正站在江边,准备投宿湘江之滨。他的心情显得有些忧郁,因为他知道今晚可能要度过一个不眠之夜。“投湘浦宿”意味着诗人将要在湘江岸边过夜,这个场景充满了离愁别绪。

最后一句“隔江谁弄紫鸾箫”,诗人的视线越过湘江,望向对岸。在那里,有一个人正在吹奏着紫鸾箫,那是他的知己或者情人。紫鸾箫是传说中凤凰所唱的歌,象征着美好的爱情和友谊。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诗人的情感,展现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它既有山水画般的美景,又融入了人物情感,使得整首诗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