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课农桑,发摘奸宄。
被以仁风,臻于化理。
河内同声,颍川共美。
匪直望舒,逮及期已。
【注释】
宪使:官名。蔡公:即蔡京,北宋宰相。督晋学政:监督山西学政。
劝课农桑,发摘奸宄。
被以仁风,臻于化理。
河内同声,颍川共美。
匪直望舒,逮及期已。
【注释】
宪使:官名。蔡公:即蔡京,北宋宰相。督晋学政:监督山西学政。
诗句释义: 1. 鸿胪主人索诗因缀赠篇:鸿胪是古代官名,负责接待外国使节。这里的“鸿胪主人”可能是指某位官员或者使者。索诗即请求对方赠诗。因为被索诗,所以作者便应允了这一请求,并因此创作了这首诗。缀赠篇即是在原有的基础上稍加润色,使之更适合作为赠答之诗。 2. 凤阙芳年步,鸿胪旧藉传:凤凰门(凤阙)代表着尊贵和辉煌,这里可能是指某个显赫的场合或人物。芳年指美好的年华,步则表示行走于其中
【解析】 “结客”是古代文人的一种游宴风气,即以文会友。“吉祥寺”,为唐代长安城内的著名寺院,是当时文人墨客常集之地。此诗是诗人游览吉祥寺时所作,表达了作者对佛祖的虔诚敬仰之情。 第一句“落日帝城隈”,写诗人在夕阳西下之时来到长安城的一角——吉祥寺前。这里用了一个“落日”的字眼,既点明了时令,又暗示了时间之长和游兴之足。 第二句“摩霄梵宇开”,描绘出了吉祥寺高耸入云、宏伟壮观的景象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和赏析: 诗词原文: 早就渊明里,年年九日杯。 竹深聊自径,花发复谁台。 避世阴阳逼,怀人木叶哀。 餐英应不老,但遣白衣来。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皇甫汸的《九日柬张子醇》中的第一段。诗中描绘了作者在重阳节时与友人相聚的情景,以及他对陶渊明的向往之情。 1. “早就渊明里”:这句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渊明,即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田园诗人
瑞雪识喜 台云书乍歇,泽雪祷还来。 萧苪薰犹焰,琼瑶花已开。 礼同郊外卜,歌待郢中催。 穑事先春望,嵩呼振地回。 释义: 瑞雪兆示着喜悦, 台云的书卷刚刚停歇, 泽边的雪祈祷又归来。 萧瑟的草木依然散发着香气, 琼瑶般的花朵已经绽放。 祭礼如同郊外求神, 歌声期待郢中的催唤。 农民们已经开始了春耕, 他们抬头仰望嵩山,感受大地的回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农忙的景象
【注释】: 关西壮游赠张子:关西,即函谷关以西,这里指陕西地区。唐藩裔,指唐朝的皇族后代。英传汉尉流,指汉朝的尉迟敬德曾为唐朝效力。北风辞蓟晓,指的是告别蓟门(今河北蓟县)清晨的凉风。西月向关秋,指的是夕阳向西,秋天来临。浩啸提金错,指挥舞长剑高歌,意气风发。 【赏析1】: 这首诗是诗人在告别友人时所写。诗中描绘了离别之际的景色和心情。首句点明离别之地和原因,第二句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这首诗是杜甫为他的同年进士郏荐和送行到山东,并为刘阁老的墓营葬而写的。 第一句“新裁绿袍使,遥捧紫书行”,描述了郏荐和作为朝廷使者的新装和行动,表达了他对朝廷的忠诚以及对任务的认真态度。 第二句“北阙方同侍,东山感独征”,表达了郏荐和在朝中的地位和他将要独自前往东山的感慨。 第三句“诗书瞻孔邑,旌节启王程”,描绘了郏荐和在孔庙(孔子的庙宇)学习诗歌和书籍的场景
这首诗是怀程惟光大兴隆寺的一首五言绝句,下面是逐句的解析和注释: 第一句: "之子栖兰若,飘飘尘外仙。" - 子:此处可能是指作者本人或其友人。 - 栖兰若:在佛教中,“兰若”指清净的寺庙或修行之地,诗人可能是在表达自己遁入深山之中修行的意境。 - 飘飘:形容诗人如同神仙一般,超脱世俗,自由自在。 - 尘外仙:意味着诗人已经脱离尘世纷扰,达到了超凡脱俗的境界。 第二句: "自应甘沈病
我曾在虞山泛舟,登临时夕阳西下。 雨雾蒙蒙迷离岸边的柳树,春风徐来隔岸的花儿随风摇曳。 无奈滞留在这座京邑之中,岁月蹉跎令人伤悲。 张骞当年扬帆远航,期待着早日重逢故人
【注释】 棘寺燕居:指退朝后在棘寺中闲居无事。棘寺,汉官署名,掌典领陵园、园牧、园牧之属,为少府下属的一个部门,掌管陵园内苑囿的事务。 依西省:依仗着皇宫西边的省署办事。依,倚赖;西省,即“西掖”,宫禁之内的省署。 间庭坐转深:在庭院中闲坐,觉得越发深沉了。间庭,庭院。 流麦雨:即春雨。流,下润。 斜日散槐阴:斜阳照射下的槐树阴影,显得更加幽暗了。 文园病:指辞赋家司马相如因才高遭忌而病重。
【注释】 苒苒:形容时间过得快。 萧萧:形容风声凄凉。 愧题王粲赋,空上庾公楼:惭愧自己只能写下王粲的赋文,而无法登上庾亮所建的高楼。 黄菊杯仍把,青天月欲留:手中拿着酒杯,看着明亮的月亮。 终夜绕长洲:整夜都围绕长洲。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友人张士弘家登高的感怀之作。前四句写景,写节序已过重阳,时近秋深,诗人因有感于时序迁变,遂作登临之游;后四句抒怀,诗人感慨自己未能如古人一样,留下不朽之作
【注释】: 1. 暂去留思,再来快睹:暂时离开后,思念家乡;归来时看到家乡的变化而感到欣慰。 2. 弦诵千家:指众多读书人。 3. 菽粟万户:指许多家庭。 4. 争劳以迎:争着迎接。 5. 式歌且舞:歌颂和舞蹈。 6. 嗟尔群黎:你等众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蔡公的诗,表达了作者对蔡公即将离去的不舍与期待其归来的喜悦之情。 第一句“暂去留思,再来快睹
【注释】 载:被 迁楚宪,俾饬吴戎:被授任楚国的长官,使吴地的军队得到治理。迁:任命。楚:指楚国,这里泛指边关。宪:长官,这里特指楚王。“俾”是使的意思。“饬”,治理。 邮无传箭,幕有悬弓:军中没有传递箭矢的人,帐幕里却有人拉弓瞄准。 折冲俎上,制算帷中:在军帐里能摆弄兵法,指挥战斗;在筵席之间能运用智谋。折冲,指用兵战胜敌军。俎,古代一种祭祀用的礼器。“折冲”比喻用计战胜敌人。俎
【注释】 “奚夺”,“夺”通“何”,什么,疑问词;“吴”,通“吴”。这里指代吴国。语出《诗经·小雅·正月》:“薄伐西夷,至于衡堵。尔士无助,维予翼之。于以求靖,申伯之德。” “遄臻”,速赴;“晋”,古地名,在今山西省南部,是春秋时期的重要国家。 “戢(jī)武”,“戢”同“缉”,收束、收拾的意思;“崇文”,“崇”同“崇”,崇尚、重视的意思;“叙伦兴行”,意思是讲求伦理规范,使人们行为举止合乎礼法
注释: - 桓桓蔡侯,产自昴精。 - 桓桓:威武的样子。 - 蔡侯:指蔡公,这里代指蔡公的官职。 - 产自昴精:出自昴宿的精英。 - 诞岳之秀,挺国之桢。 - 诞:大。 - 岳:山。 - 秀:才能出众。 - 挺:挺立,支撑。 - 桢:栋梁,比喻人才或骨干。 - 为民司牧,与士作程。 - 为民司牧:管理百姓,治理国家。 - 与士作程:与士人共事,制定规章。 - 南参冯翊,东寄专城。 - 南参
【注释】 剧矣兹邦:这里指国家处境十分艰难。 艰哉惟守:这里指守卫国家的官员十分困难。 汉简二千:汉代简牍有二千枚,指国家藏书极多。 虞稽三九:虞稽是古代的一种制度,规定每月考察官吏政绩。三九是指考核的次数和时间,一年中三次或九次。这里指考核官吏的政绩。 绩以政成:政绩要以政治成就来衡量。 官由德懋:官职要以德行为依据。 宠以缇辎:宠爱以紫色丝织品为饰,指受皇恩宠。 华以章绶:以华丽的绶带为饰
【注释】 维扬:今江苏扬州。肇域:开疆拓土之意。始都:开始建城之意,指古邗城。因江为浸:沿江而治。薮:泽。具区:即大泽,在今江苏无锡西南。列国:战国时,吴、越、齐、鲁、宋、郑、陈、蔡、邾、杞等国曾先后在此地建都立国。秦并: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将此列为郡县,称“下邳”。置郡首苏: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置临淮郡(今属安徽)于下邳。海陵:今江苏泰州。壮丽:高大雄伟,地势平坦。畛畷:通“畛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