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余还北山,惟堪卧南牖。
扫轨何须长者通,著书已拟潜夫就。
门题贵贱感交情,不逢亲旧话平生。
秋水闻君舣舟楫,荒园一为款柴荆。
此夕凉风度虚幌,少焉微月湛华楹。
开颜命醇酒,润耳发哀筝。
人世难并易别离,试从今日忆当时。
座上应刘成异物,林中稽阮邈幽期。
末路冥鸿翻折羽,临风华萼讵同枝。
清尊夜饮如辞醉,明镜朝来视鬓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其内容主要描述了一次秋日的拜访以及与友人的交往。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自余还北山,惟堪卧南牖。
“自余”指诗人自己,“还北山”指的是回到北方的山中。“南牖”是指南方的窗户,这里可能暗示诗人回到山中的生活状态。
扫轨何须长者通,著书已拟潜夫就。
“扫轨”是指整理道路,“长者通”可能是指有长者(智者)的指导或帮助。“潜夫”是指隐居的人,“著书已拟潜夫就”可能是指已经准备好写书,像隐士一样生活。
门题贵贱感交情,不逢亲旧话平生。
“门题”可能是指门前悬挂的字画或匾额,“贵贱感交情”表示不论对方的社会地位如何,都能感受到友情的存在。“不逢亲旧话平生”可能是指没有遇到老朋友,只能谈论过去的生活。
秋水闻君舣舟楫,荒园一为款柴荆。
“秋水”可能是指秋天的水波,“舣舟楫”是指停船,“荒园一为款柴荆”可能是指在荒芜的园林中设宴款待朋友。
此夕凉风度虚幌,少焉微月湛华楹。
“此夕”指这个晚上,“凉风”可能是指凉爽的风,“度虚幌”可能是指穿过空无一人的帐篷等。“湛华楹”是指明亮的月光照耀在华丽的建筑上。
开颜命醇酒,润耳发哀筝。
“开颜”可能是指展开笑容,这里可能是指高兴的时候。“醇酒”是指味道纯正的酒,“哀筝”是指哀伤的音乐,这里可能是指弹奏音乐来表达悲伤的情感。
人世难并易别离,试从今日忆当时。
“人世”可能是指人世间的生活,“难并易别离”可能是指生活中有很多难以相处和容易分离的时刻。“试从今日忆当时”可能是指在现在尝试回想过去的事情。
座上应刘成异物,林中稽阮邈幽期。
“座上”可能是指宴会上的座位,“应刘”可能是指应对刘姓的人。“成异物”可能是指变得与众不同或者不同寻常。“林中稽阮邈幽期”可能是指林中有一个与阮籍相同的人,他们有着不同寻常的友谊和期待。
末路冥鸿翻折羽,临风华萼讵同枝。
“末路”可能是指结束的地方,“冥鸿翻折羽”可能是指一只飞过的燕子折断了翅膀。“华萼”可能是指花萼,“讵同枝”可能是指它们并不属于同一种树枝。
清尊夜饮如辞醉,明镜朝来视鬓丝。
“清尊”可能是指清澈的美酒,“夜饮如辞醉”可能是指夜晚饮酒像在唱歌一样沉醉。“明镜”可能是指明亮的镜子,“朝来视鬓丝”可能是指早晨起来看到自己的头发变白。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拜访友人的场景以及与之交流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感慨。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文关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李白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