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旨数千,裁自圣人心。
善善岂不怀,恶恶良独深。
欲盖罪弥彰,辞繁法以森。
谁当折汉狱,淑问宣至今。
下面是对《议狱诗 其二十五》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赏析:
- 原文:
春秋旨数千,裁自圣人心。
善善岂不怀,恶恶良独深。
欲盖罪弥彰,辞繁法以森。
谁当折汉狱,淑问宣至今。
- 注释与解析:
- 春秋旨数千:春秋时代的宗旨或意义有数千种(意指春秋时代的道德和政治理念深远且广泛)。
- 裁自圣人心:这些宗旨是由圣人(古代的道德和智慧的集大成者)根据他们的心意制定的。
- 善善岂不怀:对于善良的事情,圣人当然会心怀喜悦。
- 恶恶良独深:而对于邪恶之事,圣人的态度是深深的厌恶。
- 欲盖罪弥彰:试图掩盖罪行的行为往往会使其更加明显,无法隐藏。
- 辞繁法以森:法律条文繁多复杂,使人难以理解。
- 谁当折汉狱:谁来裁决这样的案件?
- 淑问宣至今:这种正义和美德已经被广泛传播并持续至今。
- 翻译:
春秋的意义深远而广泛,由圣人根据他们的内心来制定。对于善良的事情,圣人自然心存感激;对于邪恶,他们深感厌恶。试图掩盖罪行只会让它更加显著,法律条文繁多复杂,使得人们难以理解。谁来裁决这样的案件?这种正义和美德已经传播至今,持续影响我们。
- 赏析:
本诗通过描绘春秋时代的道德和政治理念,强调了圣人对于善恶的判断和处理方式。诗歌中表达了圣人对于善良行为的欣赏和对邪恶行为的深深厌恶,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公正和道德的重视。通过对诗句的深入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以及他们对公正和正义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