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令惜滋章,刑书违启明。
崎岖难自列,川险本人情。
哲王允钦恤,君子利坚贞。
盗金匪邻子,时亦致山鸣。
诗句释义与赏析:
- 法令惜滋章,刑书违启明。
- 注释: 法令爱惜地保存着各种条文,但刑法的条文有时却因理解上的偏差而难以执行。
- 译文和赏析: 法律条文虽然重要,但如果不能正确理解和应用,就可能造成不必要的冤狱。这反映了古代司法过程中对法条解释的挑战。
- 崎岖难自列,川险本人情。
- 注释: 路途艰难,无法清晰地陈述事实,而山川险恶,更增添了事情的复杂性。
- 译文和赏析: 描述了一个案件审理中的困难,即在复杂或不利的条件下,被告人往往难以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证据。
- 哲王允钦恤,君子利坚贞。
- 注释: 明智的君主会深切体谅人民,正直的官员则会坚守原则。
- 译文和赏析: 强调了领导者的道德品质及其对社会的重要性。一个公正且仁慈的统治者能更好地体恤百姓疾苦。
- 盗金匪邻子,时亦致山鸣。
- 注释: 贪婪的人窃取财物,有时甚至引发山林间的回声(比喻犯罪行为引起社会反响)。
- 译文和赏析: 揭示了贪财之人可能引起的社会问题,包括道德败坏及对社会秩序的影响。
综合分析:
这首诗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了古代法律执行中的难题和社会道德的考验。通过对“法令”、“山川”等元素的运用,诗人表达了对正义实现过程中困难的感慨和对理想治理者的期待。此外,诗中也隐含了对当时社会风气和人性弱点的批判。整体上,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公正与法律精神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