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疏玉扆已多年,身历南台未是迁。
约法独持三尺重,生民奚止数千全。
袖中启事人稀见,囊里刑书手自编。
圣主久怀求旧意,满朝谁在绛侯先。

【注释】

玉扆:天子坐的屏风,玉制的。名疏:指皇帝诏书。约法:指朝廷法令。重:指重典。袖中启事:即“袖里文章”,喻指机密奏章。绛侯:汉绛侯周勃,曾封燕王、绛侯等,故称。先:指先进。

【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名臣顾宪成的。诗中称赞了顾宪成清正廉洁、不阿附权贵、坚持原则的精神和功绩,并表示对这种精神的景仰和向往。首句“名疏玉扆已多年”,“玉扆”指皇帝坐的屏风,这里用“名疏”比喻皇帝的诏书,“已多年”则表示这些诏书已经很久了。这句诗表明,顾宪成的忠言谠论已经为人们所熟知,他的名字已经刻在玉屏的屏风上很久了,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没有因为时间而改变。接着,“身历南台未是迁。”意思是说,虽然他已经多次被调离原职,但并不是因为腐败或无能,而是因为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不愿意随波逐流。“约法独持三尺重,生民奚止数千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他坚持的原则就像三寸长的宝剑一样重要,他的功绩就像挽救了成千上万的生命一样伟大。这说明了顾宪成的伟大和崇高。第三四句“袖中启事人稀见,囊里刑书手自编。”“袖中启事”是指皇帝的机密奏章,“囊里刑书”是指他自己编写的法律书籍。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顾宪成经常处理一些重要的问题,他的建议和意见常常得到采纳,因此很少有人能够见到他的机密奏章。而他为了制定法律和规章,亲自编写了很多重要的文件,这些文件都保存在他的袋子里。这两句诗表达了顾宪成工作的勤奋和认真。最后一句“圣主久怀求旧意,满朝谁在绛侯先。”这里的“绛侯”指的是汉代开国元勋周勃被封为绛侯。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圣明的皇帝一直怀念着顾宪成这样的贤臣,而满朝文武大臣中,又有谁能像顾宪成这样忠诚、勇敢和有才能呢?这两句诗表达了对顾宪成的高度赞扬和敬仰之情。整首诗通过对顾宪成生平事迹的描述,展示了他的高尚品质和卓越成就,表达了对这位历史名人的深深敬意和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