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台起云岑,夫差日游宴。
七弦石上弹,闲花落馀片。
风清松答响,烟茸草成荐。
至今想馀音,泠泠散秋院。
琴台
崇台起云岑,夫差日游宴。
七弦石上弹,闲花落馀片。
风清松答响,烟茸草成荐。
至今想馀音,泠泠散秋院。
译文:
崇高的台阁耸立在云雾缭绕的山峰之中,吴王夫差每天在那里游玩宴乐。
琴台上,七弦琴在石头上轻轻弹奏,悠扬的琴声仿佛在飘落的花瓣间回荡。
微风吹过,松涛伴随着琴音回荡,烟雾中草儿仿佛在为琴声添香。
如今每当秋天的夜晚,我仍然能回想起那余音袅袅,如同清凉的水声在庭院中流淌。
注释:
- 崇台起云岑:高台耸立在云端之中,形容台阁之高。
- 夫差:春秋时期吴国君主,这里指吴王夫差。
- 七弦石上弹:指用七弦琴在石头上弹奏,强调琴声之清澈悠远。
- 闲花落馀片:指花瓣随风飘落,增添了一种宁静和哀怨的氛围。
- 风清松答响:风轻拂过松林,发出沙沙的声响,与琴声相互呼应。
- 烟茸草成荐:烟雾中的草木仿佛被用作祭品,增添了一丝神秘和庄重。
- 泠泠散秋院:如同清凉的水声在庭院中流淌,形容琴声之清澈悠长,令人心旷神怡。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琴台的景象和音乐之声,展现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情感。诗中的“崇台起云岑”和“夫差日游宴”描绘了吴王夫差时期的宫廷生活,以及琴台作为皇家娱乐场所的地位。诗人通过琴台这一载体,表达了自己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感慨。
诗中的“七弦石上弹”,不仅描绘了琴声在石头上的回荡,也象征着音乐的纯粹和高雅。而“闲花落馀片”和“风清松答响”则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生动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诗意的环境中。
最后两句“至今想馀音,泠泠散秋院”则是诗人情感的升华,他不仅感受到了琴声的美好,更在其中找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共鸣。这种共鸣不仅是对于音乐本身的感受,更是对于历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和认同,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