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瓢来汲惠山泉,白石青松意洒然。
秋色满溪帆影动,路人争指孝廉船。
注释:一瓢(一瓢水)来汲惠山泉,白色的石头绿色的松树,泉水清澈流淌。秋色满溪船帆在水面上移动,路人争相指向孝廉的船。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向往。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诗人通过描绘惠山泉、白石青松等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和追求,即选择一条清廉、正直的道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一瓢来汲惠山泉,白石青松意洒然。
秋色满溪帆影动,路人争指孝廉船。
注释:一瓢(一瓢水)来汲惠山泉,白色的石头绿色的松树,泉水清澈流淌。秋色满溪船帆在水面上移动,路人争相指向孝廉的船。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向往。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诗人通过描绘惠山泉、白石青松等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和追求,即选择一条清廉、正直的道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注释】 剪烛:用剪刀把蜡烛的蜡剪成小片。 馀寒:残余的寒冷之气。凭:靠着。 处世真如梦:指人世间的事就像一场大梦。处世,指做人做事。 逢人少会心:遇到熟人时很少能相互理解。逢,遇见;会,理解。 狂量:狂饮,豪饮。 禁:克制。 【赏析】 此诗作于元和七年(812),当时施闰章正在夔州(今四川奉节),因“江陵之祸”谪居于此。在《夜坐偶成》中曾提到:“平生心事付骚人,不与时贤共此身
诗解 诗句解析与注释: 1. “送灵山刘尹先为海门经历” - 描述了诗人送别灵山地区的刘尹,他即将担任海门的经历官员。 2. “三载忘年谊,怀君每动颜” - 表达了在刘尹任期三年里,虽然时间流逝,但两人的友谊并未因此淡漠,每次见面都让人心情振奋。 3. “海门淹老骥,合浦得翘关” - 比喻刘尹如老马识途,能驾驭复杂局面;同时表达对刘尹的敬仰之情。 4. “石室人何在,仙岩胜可攀” -
【赏析】 《安桂坡山堂和段子辛韵》是宋代诗人王十朋创作的一首诗。此诗为酬和之作,即以“看山人”的身份来写景抒怀;又与对方唱和,故称“和韵”。全诗意境清新、语言明丽、情致高远、格调雅逸。 首联“归来偶作看山人,恍惚桃源路未真”,开篇点题,说明自己回到家乡后,忽然成了一位闲适的看山之人。诗人在此处用了一个典故,即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其中描述了一条通往桃花源的隐秘路径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句内容及作者情感的理解与掌握。解答此题,需要结合全诗理解诗意,然后分析每句的含义,最后分析诗句表达的情感。 “佳节还从客里过,那堪抱病卧岩阿。” 意思是:佳节到来,还是客中度过,哪堪我抱病卧于岩石边。诗人以“佳节”点明时间,以“客中”说明自己处境的艰难。“还”、“那堪”等词写出了诗人在节日之际,却依然疾病缠身,不能欢度佳节的痛苦心情。一个“卧”字
【解析】 “凤山司徒”句:凤凰山(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是汉魏时期司徒的治所,故称司徒。致政:辞官。企垒:即睢阳,为宋都城,故址在今河南商丘南。卷:指《北齐书》。 第二联:温诏:即温诏,指北齐文宣帝高洋赐给斛律金的诏书。赋归:作赋歌颂回归。 第三联:相州:古地名,治所在邺县(今河北临漳县)。勋业堂:指相州刺史府中的勋业堂。须记:一定要记住。潞国:北齐封高欢为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
【注释】 1.志矫千钧力一丝:意志坚强,力量微小。 2.摩挲长剑几含悲:抚摸着长剑,心中充满悲伤。 3.间关浮论空怜我;仓卒降书竟是谁:议论纷纷,仓卒之间写信,究竟谁是罪魁祸首? 4.独以死生明大义:独自用生命和死亡来显示大义。 5.肯将成败挫先期:怎肯把成功和失败提前。 6.一区落莫南归路:一片凄怆的南归之路。 7.遗咏那堪作泪碑:遗留下来的诗作,怎能成为伤心的碑文呢? 译文
【诗句注释】 国声弟新制一舟号曰浮庄 —— 国声的弟弟新造了一条船,船名叫“浮庄”。 谢思泉少卿题扁 —— 谢思泉(谢灵运)少卿给“浮庄”的船匾题名。 鹢彩浮游东复西 —— 鹢(yì)色的羽毛在水上漂浮,向东向西游动。 漫劳卿仆扁新题 —— 白白地麻烦您给“浮庄”新船的匾题名了。 江湖浩荡心俱远 —— 江湖浩瀚,心胸随之遥远开阔。 河汉迢遥路不迷 —— 银河遥远,路途却不再迷茫。 两岸芙蓉经五泻
这首诗是诗人在和凤山宗伯留都寄扇韵,表达出自己对恩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首句“笑谈常把肺肝倾”,表达了诗人与宗伯的亲密关系,他们之间有深厚的友谊,可以毫无保留地谈论自己的内心世界。 第二句“去就何心较重轻”,表达了诗人对宗伯的尊重和感激之情。诗人认为宗伯的选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一直以来对自己的关心和支持。 第三句“花竹园林春未老,云霞楼阁眼还明”,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注释】 题画:为图画题写诗句。 小舸:小船。 系:停泊。 烟汀:水边雾气蒙蒙的地方。 谁知:怎知,哪能知道。 笛里情:笛子里面传出的情调。 瑟瑟:形容风吹芦苇发出的声音。 晚潮生:傍晚的潮水上涨了。 【赏析】 这首七绝,是一首描写江南水乡风景的小诗。诗中通过“小舸”和“烟汀”这两个物象,描绘出一幅清幽淡雅的水乡图,表达了作者对家乡自然美景的无限怀念之情。 第一句,诗人以“小舸系烟汀”开篇
【注释】 罗玄斋:指唐代诗人罗隐。 社饮和韵:参加酒宴,即兴作诗应和。 一溪清绕白鸥沙:一条清流环绕着白色的鸥鹭栖息的沙滩。 共羡风流太守家:都羡慕太守家的风流雅致。 兴逐时秋多买菊:兴致随着秋天的到来而增加。 山无官税尽栽茶:山上没有官府的赋税就全部种茶。 苍髯潇洒将成雪:胡须飘洒洒脱,像雪一样白。 青眼分明不眩花:眼光锐利,能分辨清楚事物而不被迷惑。 醉后却怜词笔健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语言及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把握全诗的内容,理解诗歌的思想情感。最后分析诗人运用的表达技巧以及艺术手法,如修辞、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 “石鼎泉声正午茶,故人通刺到吾家”的意思是中午时分,石鼎里冒着热气
【注释】 十年:指友人离开京都(今河南洛阳)已十年。 京国梦中心:意谓在京师做官时,心中常怀京都之梦。 上林:汉武帝时,建上林宫,周围苑囿广阔,以种树木为特色。此泛指园林。 莫为:不要因为。 莺花:莺歌燕舞,春天的景色。 麦黄蚕老:麦子金黄了,蚕也老了。 候归音:等待你回来的消息(即归讯)。 【赏析】 《送友人还吴门》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此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情。首句“十年京国梦中心”
【注释】 题丹阳贺氏采桑饲蚕图:题目是赞美丹阳人种桑养蚕的诗,“贺氏”指诗人的朋友贺知章。 一从西陵育蚕始:从西边的陵地开始培育蚕。 开我万世资生原:为我开辟了世代生存的源泉。 五亩桥边树桑柘:在五亩桥边的桑树上结满果实。 衣裳乃服由轩辕:用轩辕(黄帝)的衣服来制衣,因为相传黄帝曾穿树叶编成的衣服。 王泽寖衰不下究:王泽逐渐衰落下去,人们不再探究它的究竟。 弃置田庐作园囿:把田地和房屋都放弃不用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描绘的是杨贵妃吹笛的场景。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音律从来寿邸长,宫中新调称新妆。 注释1:音律——这里指的是音乐或旋律。寿邸,指皇帝的宫殿,也指宫廷生活。新调,新的旋律或风格。新妆,指杨贵妃的新装。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杨贵妃在宫中生活的奢华和优雅,她的旋律悠扬动听,就像她的美丽和新装一样让人难忘。 谁知吹出无双曲,究为嵬坡诉断肠。 注释2:谁——疑问词
【注释】 费县:古地名,在山东省西南。东蒙北枕:指沂蒙山脉的北侧。水环衙:山势环绕,水声潺潺。山城谁道春来晚:山城的人们说春天来得晚了。 【译文】 地涌青莲石抱沙,东蒙北枕水环衙。 山城谁道春来晚,开遍棠梨又枳花。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生动的形象,赞美了沂蒙山区的美丽景色。首句写沂蒙山的地势高峻,山石嶙峋,山泉潺潺。次句写沂蒙山的形势,山势如屏障,环抱着费县,水声潺潺,山环水绕。三
这首诗是苏轼在《盆池新荷》一诗中,用“次韵”的形式写的。下面是逐句释义: 1. 地拘未遂凌川势,小展如怀畏满时。 注释:土地被束缚,未能施展出凌厉的气势(指水势)。荷花在水面上轻轻展开,就像它内心害怕过于膨胀而受到限制一样。(“地拘”即土地的约束,“凌川势”比喻水势汹涌;“小展如怀”指荷花轻轻展开,如同内心充满畏惧) 2. 造物自知生意在,玉渊金井露参差。 注释:大自然自有其规律和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