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公画鸐艺殊绝,真迹人间半磨灭。
玉堂退直见新图,毛骨萧疏浑仿佛。
丹砂作顶霜作翎,迥立松梢压苍雪。
试看挺特仙客姿,轩昂岂是樊笼物。
万里高抟辽海风,一声清泪临皋月。
忽然振翼将远举,云薄天空一超越。
肯学池塘鸥鹭群,啄食卑污外空洁。
悬知素壁玩且久,似有凉风起寥泬。
赤松异日许同游,借尔翱翔向金阙。

【注释】

题松鸐:为画松鸐作题。鸐,一种鸟。

薛公:即薛稷,唐代著名画家。

真迹:真实的画作。

玉堂:古代官署名,是皇帝的内廷。

丹砂:一种矿物,红色,用作颜料。

霜作翎:白色的羽毛像秋天的霜色一样。

凌霄:指藤萝植物,攀附在高大的树木上。

轩昂:形容精神饱满,姿态挺拔。

樊笼物:被笼子关着的动物或人。比喻受拘束的人或事物。

辽海风:指东北方向的大风,象征自由和奔放。

临皋月:诗人自喻,表示自己有远大的抱负。

沧溟:大海。

赤松:传说中的一种仙树。

异日:将来。

金阙:皇宫。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以松鸐为画题,赞美了画师薛稷画松鸐的高超技艺,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首联“薛公画鸐艺殊绝,真迹人间半磨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图画,画中的鸐鸟形态逼真,栩栩如生,仿佛从画中飞出一般。而真实的鸐鸟却因为岁月的侵蚀而逐渐消失,让人感叹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颔联“玉堂退直见新图,毛骨萧疏浑仿佛。”则进一步描绘了鸐鸟的新形象。在玉堂(皇帝的书房)退朝后,看到这幅新的画像时,不禁让人想起了画中的鸐鸟。虽然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但是鸐鸟的形态仍然历历在目,仿佛就在眼前。

颈联“丹砂作顶霜作翎,迥立松梢压苍雪。”则是对鸐鸟的形象加以更详细的描写。它的头顶像红色的丹砂,背部的羽毛像秋天的霜色,显得非常美丽。而且它傲然屹立在松树上,仿佛要压制住整个苍劲的松枝。

尾联“肯学池塘鸥鹭群,啄食卑污外空洁。”则是对鸐鸟性格的赞美。它不愿意成为那些生活在池塘里的鸥鹭那样的庸俗之辈,而是要保持自己的高洁品质,不受外界的干扰。

整首诗通过对鸐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批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