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竿苍玉护茅庐,清绝偏宜隐者居。
五月绿阴连户牖,三秋凉翠湿衣裾。
闲裁汗简供吟咏,醉写琅玕入画图。
何日考槃能遂愿,相从三径引柴车。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刘子樵的,赞美了竹林书屋的美丽和隐者的高洁。下面是逐句释义:
万竿苍玉护茅庐:形容竹林中竹子茂密如玉,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保护着茅草屋。这里的“苍玉”指的是青翠欲滴的竹叶,而“护茅庐”则形象地描绘了竹林与茅庐的和谐景象。
清绝偏宜隐者居:这一句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清绝”一词既形容了环境的清新,也暗示了隐居者超脱尘世的高洁品质;“偏宜”意味着这种生活特别适合那些追求内心宁静的人。
五月绿阴连户牖,三秋凉翠湿衣裾:这两句诗描绘了竹林书屋在五月和九月的不同景色。五月时,绿树成荫,仿佛连到了窗户上;到了秋天,竹叶更加浓绿,清凉的翠色湿润了衣襟。这里的“连户牖”和“凉翠”都生动地展现了竹林书屋四季不同的美景。
闲裁汗简供吟咏,醉写琅玕入画图:这两行诗描述了诗人在书屋中的创作活动。他闲暇时会裁剪竹简作为吟咏之资,甚至醉心于将竹影绘制成画,以此表达他对自然的热爱和艺术的才华。
何日考槃能遂愿,相从三径引柴车:最后这两句是对友人的期许和邀请。诗人希望有一天能够实现自己隐居的愿望,与刘子樵一同在书屋前的三径上漫步,共同享受那份宁静和美好。这里的“考槃”是指古代一种隐居的生活状态,而“引柴车”则是邀请好友同乘一辆简陋的车前往。
赏析:此诗通过对竹林书屋美景的描绘,展现了隐士的生活情趣和诗人对自然美、艺术美的向往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同时,诗中蕴含的对朋友的深厚情谊也令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