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城雪后暖初生,草树凝晖炫晓晴。
仗簇青云开雉扇,香通紫禁度鸾笙。
中天日月悬双阙,一统山河奠两京。
幸喜承恩偕扈跸,朝回时共散珂声。
【注释】
①和韵答梁修撰: 指和梁修撰的诗相和。梁修撰是作者的朋友,曾任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等职。②禁城: 皇宫。③仗簇: 侍卫队伍。④雉扇: 即雉尾扇,仪仗之一。⑤紫禁: 指皇宫。⑥鸾笙: 即鸾凤笙,一种乐器。⑦中天: 指天空正中。⑧双阙: 指宫中的门楼。阙,古代宫门两旁的望楼。⑨一统山河奠两京: 意谓统一天下的江山,定都于京城长安、东京汴梁。⑩珂声: 指马鞍上镶嵌的象牙装饰物,借指皇帝的车驾。
【赏析】
《和韵答梁修撰其三》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人通过描绘一幅美丽的雪后初晴图,赞美了国家的统一和繁荣昌盛。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爱国情怀。
首联“禁城雪后暖初生,草树凝晖炫晓晴。仗簇青云开雉扇,香通紫禁度鸾笙。”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雪后初晴图。首句写雪后的景色,次句写草树的颜色,三、四句写侍卫队和宫廷中的景色。
颔联“中天日月悬双阙,一统山河奠两京。”则进一步描绘了国家统一的伟大景象。这句诗以天空为背景,描绘了日出时分,阳光照在皇宫上的景象。同时,也象征了国家的繁荣昌盛。
颈联“幸喜承恩偕扈跸,朝回时共散珂声。”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统一的欣喜之情。这里,诗人用“幸喜”一词,表现出他对国家统一的欣喜之情;而“朝回时共散珂声”则描绘了皇帝的车驾经过时,人们欢呼的情景。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爱国情怀。诗人通过对国家统一和繁荣昌盛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热爱和敬仰之情。